疫情反覆令即棄餐具數量暴增 The Loops收費上門回收 自己地方自己救
撰文:經一編輯部 | 圖片:新傳媒資料室、由受訪者提供
The Loops創辦人黃靖羲(Jorch)說:「以麻婆豆腐飯為例,外賣的廢物是一個飯盒;自己煮的話,豆腐、豬肉的包裝,還有醬料的玻璃樽,回收物件隨時比外賣更多。」以此而言,疫情雖然沒有特別加重環境負擔,但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生活質素改善,漸漸令廢物問題變得愈來愈嚴重。
上門回收乾淨物料
減廢經已成為全球的重要議題,世界各地均推出不同的政策,鼓勵循環重用、回收再造,這些措施大多由政府牽頭,私人機構的參與度較低。「很多人期望政府會這樣、那樣做,解決廢物問題,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由市民自己做起,為環保、為地球出一分力,自己地方自己救。」
Jorch年僅24歲,大學修讀新聞系,求學期間曾經做過一個關於香港環保問題的習作,發覺原來不少地方的回收再造比香港先進,很多物料均可以回收。香港雖然較為落後,但近年不少回收廠房相繼落成,只是無法回收到足夠、清潔而優質的回收物料。
畢業後,Jorch當上記者,其後又任職過廣告公司,學習到不同的知識,與上司、同事及客戶建立良好關係。而且當年市道較佳,他的薪酬待遇不俗,但他有時會思考工作的意義。「我一直喜歡去海邊,不時看見湧上來的垃圾,我會幫忙清理,其實當中有很多垃圾可以回收,令我很想做點東西,最終決定趁年輕有時間有體力去做。」
Jorch於2020年2月成立The Loops,提供收費的上門回收服務。用戶須先下載The Loops Hong Kong手機應用程式(App),完成簡單登記及付款,便可安在家中享用服務。用戶按App內指示清潔回收物,每星期因應訊息提示,將回收掛籃掛在門外,回收員檢查回收物,只會收走處理妥當的回收物,然後送到不同的回收廠加工。
「我們的宗旨是乾淨回收,很多人都不清楚正確的清潔程序,以1公升紙包飲品盒為例,要先剪開,然後清洗,並且拆除塑膠出口。」The Loops回收香港可以處理的物料,包括紙包盒、玻璃、鋁罐及塑膠,後者包括膠膜、膠袋、含鋁箔材質的膠袋以及發泡膠;另還有充電池、舊衣及光管等。
無計可施下加價
Jorch看準將軍澳區人口密集,The Loops先由這區開始提供服務,由於上門回收涉及成本,故一直是收費服務,最初月費為48元,每星期一次上門回收。「網購送貨品上門要收運費,其實我們也是上門回收,也有人力及物流成本,只是人們習慣了免費掉垃圾,有人甚至覺得應該由我們付錢去回收物料。」
Jorch盡量控制The Loops的創立成本,可以做的都是自己做,包括撰寫手機App,但當中繁複功能需由專業人員協助,花費約30,000元。成立初期,Jorch單人匹馬挨家逐戶去回收,然後叫車送回貨倉分類,當時貨倉面僅41平方呎,月租約2,000元,他經常需要在走廊工作。
當時他每天早上7時起床,先回貨倉將昨晚的回收物分類,下午將之再送往不同的回收廠,黃昏又開始準備回收,往往晚上10時才返到家中,之後再回覆facebook的查詢,經常凌晨1時才能睡覺。由於經常出入屋苑,Jorch與不少物管人員建立良好關係,但也曾遇到白眼及故意刁難,常常以公司規矩留難。
「他們覺得我們來收垃圾,因此不讓我們使用客用升降機,擔心異味影響住戶;有屋苑兩幢之間由平台接駁,但不讓我們走這條通道,要我們返回大堂,再過去另一幢的大堂。」
最初Jorch理想地認為,只要每座同一層有數戶使用The Loops,便能夠減低成本,但結果不似預期,在與原有用戶溝通後,2020年9月決定加價至128元。由於加幅近兩倍,Jorch最初以為會有三成用戶流失,最終流失率僅1%至2%,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甚至有用戶表示看見The Loops加價才決定加入,令他覺得很鼓舞。
The Loops現時累積用戶數目逾400個,雖然收入增加,但因規模開始擴大,增聘全職及兼職員工,也購置了運送車輛,搬往更大的貨倉,扣除開支後,每月只剩下數千元利潤,Jorch本人並無支薪。現時The Loops的用戶數目,差不多足夠支持在其他地區開拓業務,Jorch正在研究美孚及港島區的市場潛力,期望能夠擴大用戶群,達到成本效益,最終減價回饋顧客。
為了方便更多人,The Loops定期推出「打工換回收」活動,人們可以自行將回收物料帶到貨倉,每袋收費50元,人們可以工作一小時,協助分類,豁免回收費用;另亦可以時薪50元擔任兼職,凝聚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發展B2B業務
The Loops現時主攻家居回收,屬商業對個人(B2C)業務,但已開始發展商業與商業(B2B)的層面,與瓹窿瓹罅GuruGuruhk.com合作,將回收到的包裝清潔消毒,然後給商戶重用。據統計,港人平均每日棄掉2,000噸塑膠,連同其他垃圾在內,平均每日達16,000噸,數量極之龐大。
雖然近年港人的環保意識有所提升,但Jorch覺得仍然不夠全面,所以需要繼續做大量教育工作。「人們覺得飲珍珠奶茶時,使用環保飲管已經很環保,但忽略了膠杯,這個膠杯隨時可以製造出五至六支飲管,而這種塑膠最不值錢,回收有難度,不少人因而隨手丟掉。」
此外,從事回收工作,總與人較為負面的印象,不少人與拾荒劃上等號,感覺骯髒,或者帶有異味。環保回收除了政府主導外,大多是慈善機構舉行,招聘大量義工協助,要有人願意免費付出時間及精力才能成事,這種情況並不健康。
「我希望能夠改變香港的情況,令回收行業成為正常職業,從業員能夠賺取合理收入,並且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令這個行業能夠持續發展。」Jorch說。
企業由員工開始
個人護理品牌P&G在全球推行可持續發展策略,香港寶潔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徐浩文(Alan)於2020年被委任為可持續發展主管,負責制定相關策略。P&G在港聘用逾100名員工,疫情期間,安排部分員工在家工作,近九成上班的員工,自行帶飯或叫外賣。
由於外賣數量較以往增加,茶水間的垃圾桶有不少即棄餐具,P&G當時呼籲員工回收紙袋,盡量減少廢物,後來嘗試在網上物色本地的回收商協助,因而找到The Loops。
由小社區帶進大社區
「我們細心了解The Loops的運作模式,認同其理念,收費亦合理,因為環保並不是免費,產生垃圾其實有代價。」P&G與The Loops洽談後,選定辦公室內五至六個位置,每個位置放兩個回收籃子,預期清潔工人每週將所有回收物資集合起來一次,再交給The Loops。
「結果反應超出我們預期,回收籃子很快滿溢,需要清潔工人加密處理,還有不少員工表示,應該使用更大的回收籃子。」員工用膳後,要先清洗即棄餐具,再放入回收籃子,P&G設有督導員協助員工,確保能夠乾淨回收,員工亦慢慢做到標準。
P&G同時鼓勵員工將家中的廢物帶回公司回收,因為員工住處各異,部分地區未必有回收設施,結果有不少員工嚮應。P&G集團於2018年,發布了新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使命2030」 (Ambition 2030),實現對環境與社會的積極關注,同時為公司和消費者創造價值,透過品牌、供應鏈、社會及僱員這四個層面去實行,這次香港P&G與The Loops的合作屬於僱員層面。
「僱員自己先養成習慣及信念,才能夠帶進其他層面,由小社區帶進大社區,這樣才不致於流於表面,並且能夠長遠持續。」Alan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