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教父俞敏洪 痞子精神創教育王國 | 名人視野 | 富豪智慧
撰文:SmartED編輯部|圖片:新傳媒資料庫
提起俞敏洪,相信內地大部分年輕人都認識,特別是海外的中國留學生當中,據說有70%曾在新東方上過培訓。
當代內地知識分子「下海」創業的大潮中,俞敏洪是個標誌性人物。
1985年從北京大學畢業的他,在留校任外語系教師四年後,因看到同學、朋友相繼出國,俞敏洪也忍不住開始準備出國。
為了生計,也為了掙錢支持他的出國夢,俞敏洪在校外辦起了托福(TOEFL)培訓課程。
然而,在1990年秋天,校方以俞敏洪打著北大旗號在外私自辦學為由,宣布對他作出行政處分,這讓俞敏洪顏面掃地,只好選擇辭職離開。
敗走北大開創王國
「北大踹了我一腳。當時我充滿了怨恨,現在卻充滿了感激。如果一直混下去,我現在可能是北大英語系的一個副教授。」
離開北大以後,俞敏洪開始專心思考如何營銷自己和自己的培訓課程,和社會上各色人等打交道,一介書生從此踏入江湖。 他的創業始於一間只有10平方米的破屋,裡面只有一套破爛桌椅以及一堆用毛筆寫的小廣告,還有一個刷廣告的膠水桶。
在北京冬天的寒夜里,他踩著單車大街小巷地貼廣告。當時的俞敏洪顯出了一種「痞子」的狠勁。
1992年初春,俞敏洪的一個廣告員在貼電線桿廣告時,被競爭對手捅了三刀。 為了保護員工安全,俞敏洪約警察出來喝酒,酒桌上不善言辭的他,結果差點喝到喪命,被送去醫院搶救過來,第二天照舊給學生上課。
為甚麼「痞子精神」如此關鍵? 俞敏洪出生農村,從一名初中畢業的農民,到一名鄉村教師;從三次高考失利,到北大高材生;從校園中自卑的「醜小鴨」,到留任北大教書;從被北大掃地出門的教書匠,到教育界大人物;從踩著破單車周街刷廣告的小販,到教育帝國的億萬富翁。
正是這種不服輸、破釜沉舟的「痞子精神」,才造就了俞敏洪的勵志人生。 「追求卓越,挑戰極限,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這個最早的新東方校訓,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激勵了無數學子奮發向上,也像是俞敏洪自己的寫照。
慢慢做事積攢力量
俞敏洪曾說自己有兩個優點,第一點他是一個事事慢做的人,第二點就是有一個能夠實現的目標就努力地去做。
他在演講中曾說,「我從小學到中學一直成績不好,高考考了三年,從來沒著急過,急也沒有用,就只能慢慢來,最後考上了北京大學,算是好的結果。
「新東方很少有員工看見我發脾氣,很多時候,你的事情做不下去了,著急不管用,你惟一的辦法就是要積攢使自己壯大的力量。」
任何一個創業者把一個小公司自己慢慢地做大,做成大公司,可能花費幾年甚至十幾年。 在這個過程中,創業者對市場的敏感性、對客戶忠誠度的積累、團隊建設能力,公司治理能力,和充分接觸和利用資源的能力,所有這些歷程都可以縮短,但絕對不可逾越。
例如,俞敏洪當初希望跟政府接觸,但毫無人脈的他,只能先從居委會的老太太開始結識,再到街道辦事處,再到海淀區教育局,再到區政府。
這個過程用了七、八年的時間,結識了所有可能給他支持的政府領導。
八年以後,他自己也成為區政協委員,接觸領導的機會就多了很多。 但創業者跟政府的良好關係,以及能和政府合作到甚麼程度,還是要靠創業者自己的行動,所有人脈都需要時間積累。
敞開大門歡迎挑刺
很多企業都會用盡方法躲避客戶「挑刺」(挑剔缺點),但俞敏洪卻是一股清流,敞開大門歡迎客戶「挑刺」。 新東方會利用各種渠道和方法,收集學生對教育和培訓最基本的期望,讓他們來批評和挑剔新東方。
新東方的老師經常會被邀請為高校學生授課,學生將對老師進行打分,對他們的方方面面進行評價。 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而來的評價,新東方會給予高度重視,根據其結果對整個系統的老師進行統一培訓,讓學生真正有所受益,這也是新東方生源不斷的成功秘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