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華控股梳化大亨黃敏利 開發技術擺脫進口電機 成本降至十分一 曾遭渾水狙擊仍企穩更見財政穩健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敏華控股創始人黃敏利的故事很簡單。他早年從福建到香港打拚,起初在香港電子廠做工人,日薪不足30元,後來晉升成為電子和紡織工廠的經理。
為抓住內地改革開放發展的創業大潮,1992年他賣了房產,投資12萬美元在深圳經濟特區建工廠,公司初創時僅有三名員工,在香港從事梳化銷售業務。他通過香港各大展會擴大品牌知名度,產品良好的質量和精美的設計,吸引很多海外客戶,大批海外訂單,也讓他把主攻方向放到出口貿易上。
三步走戰略攻市場
2005年,敏華控股赴新加坡上市,集資建造了惠州製造基地,將深圳工廠的產能擴大了將近10倍。然而,由於新加坡投資者不了解內地市場,2009年敏華選擇退市。2010年4月,敏華轉戰香港主板市場;2014年入選首批「滬港通」,為傢具業唯一入選企業。這些年來,黃敏利一直專注於功能梳化這一細分領域,帶領敏華控股不斷創新升級,如今芝華仕「頭等艙梳化」廣受海內外消費者喜愛。
公司旗下有「Cheers芝華仕」、「Morewell名華軒」兩大知名傢具品牌,自主研發多項已獲專利及認證的產品。在功能梳化這一細分市場,敏華可以算得上領導者,即使是在美國,敏華的市場佔有率也位列前三位。
白手起家的黃敏利如何在短短25年內,將敏華打造成行業標桿?這都得益於黃敏利實施的「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是千店戰略,規模出效益。敏華雖然是出口型企業,外貿比例超過一半,但黃敏利內心很明白,內地市場才是未來,十幾年來,他在內地大舉開店。
第二步是智能化。例如旗下的芝華士功能梳化高度智能化,使用方便、功能齊全,滿足多種需求。
第三步則是全面推行智能門店,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可視化線上到線下(O2O)平台。
當中,讓黃敏利最為自豪的,便是敏華智能化大獲成功,他曾多次發出「家居智能化是未來趨勢」的呼籲,而敏華也利用智能化做了不少事情。
重視技術研發 成功智能化
為了真正實現智能化,黃敏利對研發相當重視,芝華仕功能梳化的核心技術——伸縮合金架和電機,都是公司自主研發。這套伸縮合金架通過了26萬次無折損測試,非常耐用。2016年,芝華仕功能梳化合金架技術再次升級創新,研發出電動雙伸縮技術。
電機是功能梳化的另一個核心部件,敏華之前從德國進口電機,每部電機價格逾2,000歐元。為了在技術上擺脫對海外廠商的依賴,黃敏利投入大量資源開發這項核心技術,終於擁有了全套電機技術,這讓每部電機的價格大減,僅為進口的十分之一,也就是200歐元。
這樣,敏華生產的每張功能梳化,一下就節省1,800歐元以上的成本,企業的競爭力瞬間大幅提升。有核心技術在手的黃敏利對自家產品非常自信,他相信敏華的成本優勢、高標準的品質都是對手難以複製的,哪怕產品被人抄襲,也做不到真正能和敏華一較高下的品質。
遭沽空機構狙擊 同行集體力挺
當然,一向穩打穩扎的敏華也不是沒有經歷過資本市場的風雨。2017年6月沽空機構渾水在香港發布造空敏華控股的報告,導致敏華股價直線跳水10%。敏華被沽空的消息一傳出,內地家居業界對黃敏利幾乎是集體力挺,無論是同行還是競爭對手都無一例外。甚至有同行表示,如果他的企業有問題,那麽內地所有的傢具企業都有問題。
渾水盯上敏華控股,原因在於它「盈利能力高得不真實」。自2010年在港股上市以來,敏華控股一直被視為「白馬股」。
「通過實體店調查發現,敏華控股內地業務增長數據和出口額存疑。」這成為渾水沽空敏華控股的依據之一。
實際上,敏華控股成功的成本控制體系成為不少同行學習的對象。公司大規模生產有助降低人工、製造、採購和運輸的成本,形成領先於全行業的成本優勢。敏華控股當時發澄清公告,逐點反擊渾水的質疑,同時大量回購股票,還向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遞交資料,投訴渾水。
這一行動顯示出董事會對公司前景充滿信心,市場也積極回應:敏華控股股價一度暴漲26%,基本收復被沽空當日跌幅。一場資本市場危機,反而讓一向穩健經營的敏華控股更加廣為人知,危機變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