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工作空間 逐分鐘收費 社區統籌職位 新興又渴市|職場制勝
撰文:Smart ED編輯部|圖片:新傳媒資料庫、WeWork提供
共享工作空間
近年共享工作空間愈來愈多,讓企業或自由工作者以月費形式享用各式設施及服務,同時融入社群。
彈性是共享工作空間的最大賣點之一,WeWork計劃於第三季在港推出WeWork GO服務,會員甚至毋需以月費形式租用流動辦公桌(hot desk),而是逐分鐘計算費用,按時收費。
推逐分鐘收費服務 WeWork GO最先於去年10月在上海推出,現已吸引60,000名用戶登記。
當中約15,000名用戶合共使用47,000次,總時間為700萬分鐘。 WeWork GO用戶可以搜尋附近據點的空缺情況,抵達時以手機應用程式(App)掃描二維碼解鎖,使用流動辦公桌及社區空間,離開時在手機App內付費。
WeWork GO按分鐘計算費用, 現時上海設有三種價格,因應據點的位置而定,由0.25至0.75元人民幣不等,相當於每小時僅15至45元人民幣,北京及杭州亦於5月初推出相關服務。
WeWork大中華區創新科技總監盧漢森說:「內地會員可透過微信小程式使用WeWork GO服務,這與港人使用習慣不同,故需要時間研究貼合港人的方式。」
WeWork現時設有全球及大中華區的手機App,在港推出WeWork GO服務,或需要推出香港專屬的手機App。 除了流動辦公桌外,WeWork計劃日後將WeWork GO服務拓展至會議室,前提是不影響正規會員,只將閒置資源開放給公眾使用。
香港WeWork GO價格待定,費用主要因應據點所在位置,以及出租情況而定,位於黃金地段的費用自然較高,亦考慮以較低價格吸引人們試用新據點。
WeWork由Adam Neumann及Miguel McKelvey於2010年在美國紐約成立,現時在全球28個國家及105個城市設立485個據點,擁有逾46.6萬名會員。
WeWork於2016年進入大中華市場,最先落戶上海,並於同年9月在香港開設首個據點,位於銅鑼灣,現時據點總數已增至八個。
八個據點當中,七個是一般的WeWork,當中四個位於港島中西區,其餘分別座落鰂魚涌、銅鑼灣及觀塘。
另一個據點是為企業打造的專屬辦公空間,為渣打集團「度身訂做」,位於觀塘渣打中心,於2018年4月開幕,成為渣打香港「eXellerator」創新試驗室,以及其電子銀行團隊落戶的地方。
WeWork為渣打設計了間隔靈活的會議室和休息空間,以加強團隊間的合作及發揮創意;寬敞的開放空間,方便舉行與業界有關的活動或日常工作坊。
四成會員屬大企業
為企業打造的專屬辦公空間是WeWork最新的企業產品,於2017年10月在大中華市場推出,透過WeWork既有的專長協助企業尋找、建立和營運企業擁有的辦公空間,並提供加強員工體驗的服務。
盧漢森說:「共享工作空間是一個快速增長的行業,WeWork在港的市佔率仍然微不足道,當我們遇到合適的位置,同時發掘需求,便會增開據點,今年底前至少增加四個據點。」 這四個新增據點當中,兩個位於銅鑼灣,另外兩個分別位於尖沙咀及觀塘,後兩者均為為企業打造的專屬辦公空間,協助大企業營運的辦公室。
「世界知名的科技巨擘,辦公室設計讓一般打工仔羡慕不已,這些企業相當體貼人才的需要,為我們提供靈感,觸發WeWork推出為企業打造的專屬辦公空間,令大企業更容易為員工提供具吸引力的辦公空間。」
WeWork香港會員中,約四成為員工數目超過500名的大企業會員,除了渣打外,滙豐銀行現時亦有數百名員工使用WeWork辦公室,其他會員包括財務諮詢公司德勤及德勤亞太區區塊鏈技術實驗室、彩妝品牌Charlotte Tilbury、招聘公司Darwin Rhodes等。
WeWork香港及台灣社區總監金慧欣說:「不少大企業經常向我們查詢關於各種辦公室方案,相信是受到WeWork的位置、規模及社群吸引,既鄰近集團總部,又能提供相當數目的辦公桌,同時為員工提供更佳體驗。」 至於餘下六成WeWork會員,則是初創公司、中小企、自由工作者,當中包括知名初創如Bowtie等。
新興社區統籌職位 科技人才渴市
傳統辦公室一般都設有接待員,負責接聽電話及招待來賓;但近年興起的共享辦公室,需要照顧不同租戶,故一般接待員已不能滿足需求,因而出現與社群互動的工種。
WeWork香港及台灣社區總監金慧欣說:「我們現時聘用約30名Community員工,由於年底前至少增開四個據點,因此有需要繼續聘請人才。」
WeWork設有Community團隊,包括Community Associate、Community Lead、Community Manager及Community Director四個職級。
其中,Community Associate負責接待會員和訪客的工作,同時協助社區的運營工作,包括物資採購、活動策劃等。
Community Lead負責活動策劃、賬目管理或設施管理等,每一位Community Lead專責其中一個範疇,並同時協助團隊處理其他範疇的工作。
Community Manager負責管理所屬WeWork服務點的營運,並統籌日常運作和社區活動,確保服務質素。
Community Director領導整個社區團隊,管理服務點的整體業務和營運。 前景更勝科技公司 WeWork定期舉辦如Thank God It’s Monday早餐聚會、Lunch & Learn午餐聚會、Wellness Wednesday身心健康星期三活動及Happy Hour等活動,均由公司Community團隊負責策劃,包括邀請嘉賓以及聯絡對活動感興趣的會員。
金慧欣說:「Community團隊負責一切與會員體驗有關的工作,例如使用不同科技的方法、招待來賓參觀、以及留住會員。」
Community團隊的主要工作是照顧會員所需,而會員會在不同渠道發表訊息,例如請人、徵求物資、介紹人脈等,Community團隊要適時提供協助。
Community團隊對聘請人才的要求是必須充滿熱誠、具創業家精神、真誠、堅毅不屈、擁有感恩之心及著重團隊精神。 WeWork為員工提供在職培訓,並有機會到上海接受培訓;集團每年舉行全球年會,員工可與不同國家的員工一起參與交流;完善的內部晉升或調職制度,即使最初任職社區管理工作,日後可視乎個人興趣和能力,調職至其他部門發揮所長。
除了Community團隊有職位空缺外,WeWork同時需要聘請大量科技人才,於上海設有WeWork大中華區創新科技團隊。 WeWork大中華區創新科技總監盧漢森說:「WeWork大中華區創新科技團隊現時共有108名員工,現有近60個空缺,包括軟件工程師、產品經理及產品設計師。」
共享工作空間是快速增長的行業,但以物業為基礎,對比其他科技公司更加「穩打穩紮」,為人才提供不俗的發展前景。 「我們的創新科技團隊合共約有1,000名員工,對比大型科技集團暫時望塵莫及,但能為人才提供龐大的發展空間及機會。」盧漢森說。
WeWork大中華區創新科技團隊高級產品經理梁鈞彥(Julian)
Julian在美國鮑登學院主修心理學,其後加入Airbnb,成為該公司亞太區(印度以外)最早期的五位員工之一,曾擔任民宿、本地化和產品管理工作,後來成為專責發展內地市場的產品經理。
Julian於2016年加入WeWork,成為大中華區創新科技團隊的首名員工,協助成立團隊,首年在港工作,其後轉至集團位於上海的大中華區總部上班。
Julian說:「最初團隊只有我一個人,甚麼都要落手落腳做,現時大中華區創新科技團隊增至108名員工,所有人我都有份面試,故很有歸屬感。」
以科技提升會員體驗 WeWork利用科技多方面提升會員體驗,Julian負責用戶增長及支付科技兩大範疇,例如透過網站協助潛在會員物色最合心意的工作空間,根據提供的數據作篩選,然後作出推介,對方還可以檢視360度全景照片及即時預約參觀。
WeWork大中華區總部位於上海中海國際中心,除了集團員工外,還有其他會員,Julian經常以可即時獲知會員對產品的意見,令他很有滿足感。
「創新科技團隊分為多個組別,每組約有10多人,各人因應目標發揮所長,營造靈活機敏的工作環境(agile environment)。」
WeWork每年舉行兩次全球員工活動,400多個據點的員工,同時邀請會員,數千人一起參與兩天三夜的活動。
夏季舉行大露營,形式像戶外音樂會;年初舉行峰會,由領袖分享發展大計,讓員工之間互相交流,費用全由公司支付。
WeWork Global Summit旨在探討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涵蓋範疇包括業務、宗旨及未來願景等。
2019年1月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WeWork Global Summit,參加員工人數達6,000人,而世界各地的管理人才及來自不同界別的卓越成功人士也參與其中,讓WeWork員工可有所得著並互相建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