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這份工作(一) 資料圖片

做好這份工作(一)

職場

廣告

在2023年初,筆者有機會參與了一項關於香港職埸開心指數的研究。結果發現,香港的在職人口比一般人口不開心。不論任何一個年齡層,只要受薪工作和住在香港,都會比一般人不開心。調查也量度香港人對工作的價值觀,結果顯示,六成二港人認為「工作是一個賺取金錢的途徑,僅此而已」。

調查同時發現,有三成在職人士指因工作導致「工作生活失衡」;四成人表示出現「過勞」(Burnout)情況;不足兩成在工作時會經常或每天會感到投入或有活力。而導致香港人工作不開心的主因,就是「自評薪酬恰當度」。
雖然不少研究顯示薪酬不是預測職場開心感的指標,工作者覺得所得的回報是否恰當、是否公平、是否感覺被尊重等會影響其工作滿意度。
儘管不少研究顯示薪酬並非預測職場開心感的唯一指標,但工作者對所得回報的認知,包括是否公平、是否受到尊重,均會影響其工作滿意度。
真正的職場幸福感,往往來自於工作與個人價值的契合,以及能夠在工作中看到自身的成長和貢獻。

企業應鼓勵工作與生活平衡

在香港,職場文化通常強調效率和競爭,這使得許多員工在追求業績的同時,感受到巨大的壓力。這種環境不僅影響工作表現,亦對心理健康造成威脅。
許多人在高壓的工作中迷失了自我,難以找到工作以外的生活意義,導致情緒低落和工作倦怠。因此,企業應當重視員工的心理健康,創造一個支持性強的工作環境。
設立更靈活的工作安排、提供心理輔導服務,以及鼓勵員工參與決策,都是有效的做法。
此外,企業還應鼓勵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讓員工能在工作之餘,培養興趣和社交活動,這樣才能提升整體的職場幸福感。
英國牧師Charles C. Colton就曾經用鞋子的寛緊,來形容人被不公對待的情緒感受:「鞋子太小則弄痛我們;太大則會絆倒我們。」這便是所謂「夾腳」和「絆倒」理論。

換句話說,不恰當的薪酬,最現實的解讀,就是「自己過少,別人過多,不公道」!可以想像,活在這種工作間,群體中的譏刺、絕望、憎恨便會油然而生。
要避免「夾腳」和「絆倒」,歸根究柢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要知道自己的腳有多大,然後小心挑選合適自己穿的鞋(即認識自己,放自己在對的位置)。
當然,管理者亦有責任提供合適的鞋讓員工穿(Put the right people on the right job),要注意的是每一位員工的腳尺碼不一樣呢!)。
要改善這種情況,首先須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職業需求和價值,並選擇合適的工作崗位。

管理者則應為員工提供適合的工作環境,確保每位員工都能在合適的位置上發揮潛能。
企業可以通過定期的員工滿意度調查和反饋機制,了解員工的需求和期望,並據此調整管理策略。
唯有如此,才能在工作中找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並促進整體的生產力和創新。打造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不僅能提升員工的工作滿意度,更能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撰文:司徒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