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迎來AI時代 英特爾重踏高增長軌道
隨著AI應用的快速興起,手機、電腦等一切電子產品,都逃不過融合AI功能。
英特爾行政總裁Pat Gelsinger已表明劍指AI個人電腦產品,目標至2025年生產1億件AI個人電腦處理器,除要加速AI在個人電腦領域的應用外,更要穩坐龍頭地位。
據了解,公司今年計劃生產4,000萬部AI個人電腦;明年再增至6,000萬部。
而為適合個人電腦用家需要,將採用Edge AI模式,即裝置上已可處理AI運算和模型,而無需要連接雲端操作,效率和彈性均提升。
各大展覽展示實力
現時英特爾「Meteor Lake」的Core Ultra個人電腦處理器,不單只已內置圖像處理器,更整合可用於推論加速的AI引擎神經網絡處理器(NPU),提升對生成式AI的處理能力。
今年初舉行的美國消費電子展覽(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2024),英特爾便展示Core Ultra實力,利用視訊鏡頭搭載紅外線,精準進行人臉辨識。
另外,亦展示透過視訊鏡頭辨識手勢,作出遙距控制操作。
出口晶片到內地無障礙
AI個人電腦,將成為業界的新增長點。
因過去幾年疫情積壓的渠道庫存已消化得七七八八,零售商正摩拳擦掌,準備迎接新品上架,消費者亦開始步入升級週期,AI個人電腦會是不二之選。
市場估計,AI個人電腦將帶動今年全球個人電腦出貨量,回升至2.67億部,擺脫近年跌勢。
而研究機構Canalys相信,支援AI的個人電腦明年將成為市場主流產品、2026年會佔整體銷售量半壁江山、2027年出貨量可達1.75億部,即每賣三部便有兩部是AI個人電腦;2024至2027年間,複合年均增長將高達94%。
話事人Pat Gelsinger除了目標宏大,言論亦向來大膽。
早前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便指中國在晶片製造落後全球半導體產業約10年,而情況將會持續。
原因是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技術出口限制,令中國晶片製造落後同業。而半導體是一個高度互聯的行業,由設備、軟件、元件至原材料缺一不可。
即使對中國同業有批評,但據悉英特爾出口晶片到中國仍無障礙,不似同業受到美國政府諸多限制。
原因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執政時,向英特爾發出供應華為晶片的許可仍然生效;縱然面對超微半導體(美股代號:AMD)的抗議及國會議員挑戰,仍然無阻其對華銷售。
連續四季收入達展望上限
英特爾去年第四季收入154.06億美元,按年上升9.7%,連續四個季度收入達展望預測上限。
按業務劃分,客戶電腦業務收入佔88.44億美元,增長33%,主要受手提電腦增長帶動;來自自動駕駛Mobileye的收入亦上升12.7%,至6.37億美元。
至於晶圓代工業務收入為2.91億美元,增長63.4%;數據中心及人工人智能業務有39.85億美元,減少9.8%;網絡業務收入亦下跌23.6%,至14.71億美元。
毛利70.47億美元,增加28.1%;毛利率擴闊6.5個百分點,至45.7%。
經營溢利25.85億美元,絕大部分來自客戶電腦業務,而對上年同期有經營虧損11.32億美元;去年第四季經營溢利率16.8%。
純利26.69億美元,對上年同期虧損6.61億美元;去年第四季每股攤薄盈利為63美仙。經調整純利23.03億美元,增加262.6%;經調整每股攤薄盈利54美仙,上升2.6倍。
預期毛利維持高企
全年收入542.28億美元,按年下跌13.9%。毛利217.11億美元,減少19.1%;毛利率收窄2.6個百分點,至40%。
經營溢利9,300萬美元,較對上年23.34億美元大幅減少96%;去年經營溢利率僅0.2%。
純利下跌78.9%,至16.89億美元;每股攤薄盈利40美仙,跌幅79.3%。經調整純利44.23億美元,上升35.8%;經調整每股攤薄盈利1.05美元,跌幅37.1%。
管理層展望今年首季收入介乎122億至132億美元、毛利率40.7%、每股虧損25美仙。
預測經調整毛利率44.5%,經調整每股盈利13美仙。
而各證券商給予英特爾投資評級及目標價亦算中性(見圖表),讀者不妨望望。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