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短暫受壓 American Eagle趁調整吸納
American Eagle始於1977年,由Jerry Silverman及Mark Silverman兩兄弟創立。
首間分店設於密西根州諾維,當時公司名稱為 Retail Ventures,主打大學生及年輕人市場。直至1980年,易名為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定位男女性休閒服飾。
惟擴張過度兼經營不善,業績急轉直下;上世紀90年代初,兩兄弟將持有股權,轉讓予另一大股東當時零售巨企Schottenstein Stores Corp.。
2010年開始衝出北美
接掌後,隨即將公司重整及重新定位,主打美國風並重新聚焦年輕人市場,1994年在納斯達克掛牌,當時全美分店數目有167間。
公司在90年代曾多次與Abercrombie and Fitch對薄公堂,被對方指有系統地抄襲其產品設計,但最終都被駁回。
2006年,American Eagle推出新品牌Aerie,主打15至21歲女性市場;之後亦創立目標中年市場的Martin + Osa,但幾年後便全線結業。
2007年轉至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2010年開始衝出北美,拓展至迪拜、科威特、上海及香港等市場。
節慶低價對抗電貿
現時公司全球分店數目1,186間,當中845間是American Eagle、Aerie有317間,Todd Snyder和Unsubscribed分別有19間及5間。
根據美國全國零售聯會統計,感恩節至數碼星期一(Cyber Monday)的五日假期,全國出外購物的消費者達1.97億人,雖然低於去年的2億人,但數字已是有紀錄以來第二高,亦高過市場預期的1.83億人。
旺丁亦旺財,預測由11月開始到今年底的零售檔期,全美銷售介乎9,795億至9,890億美元,即按年增長2.5%至3.5%。
但實際上,非所有零售商都受惠節慶,在亞馬遜(Amazon,美股代號:AMZN)、沃爾瑪(Walmart,美股代號:WMT ),以至過江龍 Shein及Temu等電商巨企低價搶攻下,一向以實體店營運的零售商,只有大打扣應戰;否則,市場分額難保,但犧牲的自然是利潤。
第3季同店銷售增長放緩
American Eagle公布截至11月2日止第三季度總收入12.89億美元,按年倒退0.9%,當中包括零售行事曆調移產生的4,500萬美元不利影響。按品牌劃分,主打品牌American Eagle收入佔8.31億美元,下跌2.9%;Aerie則增加4.4%,至4.1億美元。
整體同店銷售增長3%,較去年同期增長5%放緩。 當中Aerie同店銷售增長5%,去年同期增長12%; American Eagle同店銷售增長則由2%提升至3%。
毛利5.26億美元,下跌3.1%;毛利率收窄0.9個百分點,至40.9%。經營溢利倒退15.3%,至1.06億美元;經營溢利率收窄1.4個百分點,至8.2%。純利8,001萬美元,下跌17.2%;每股攤薄盈利41美仙,跌幅16.3%。
撇除1,756萬美元減值虧損及重組開支,經調整經營溢利1.23億美元;經調整經營溢利率9.6%,與去年持平。經調整純利9,300萬美元;經調整每股攤薄盈利48美仙,略高過市場預期。
回饋方面,第三季度派發每股股息12.5美仙,涉資2,400萬美元;而本年度以來,共派股息金額7,300萬美元。上半年度已回購股份約600萬股,涉資1.31億美元。季度內資本開支6,100萬美元,本年度以來共1.58億美元。
雖然第四季度正值感恩節及聖誕節零售大檔期,不過,管理層未感樂觀,預測第四季度總收入按年下跌4%,展望同店銷售增長只有大約1%;預測經營溢利則介乎1.25億至1.3億美元。
展望全年度總收入上升1%,同店銷售增長約3%;經調整經營溢利介乎4.28億至4.33億美元,較去年度3.75億美元,有中十位數增幅。全年度資本開支介乎2.25億至2.45億美元。
因應第三季度同店銷售未及管理層展望,加上毛利率出現收縮,摩根大通將American Eagle評級由「增持」降至「中性」,目標價亦由27美元調低至23美元(見圖表)。
瑞銀最樂觀 目標睇32美元
美銀看法類同,維持「中性」評級,目標價由25美元降至21美元;該行並將今年度每股盈利預測下調9美仙,至1.69美元,以反映第四季度將出現較低銷售和毛利率,以及市盈率估值下調。
瑞銀相對樂觀,雖然American Eagle股價短期仍有下調壓力,但相信全年度展望預測仍有能力達到;現價相當於市盈率11倍,處於偏低水平。若然再出現調整,屬低吸良機。
該行並相信,明年毛利率可望擴張,令公司迎來價值重估:維持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由34美元降至32美元。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