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材龍頭Medtronic 食正人口老化商機

美股

廣告

心臟病、糖尿病及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隨著人口老化而愈見普遍。相關疾病需要長時間、甚至終身治療及監測管理,造就醫療器材及服務需求。Medtronic(美股代號:MDT)是全球醫療器材龍頭,憑心臟起搏器起家,尤其專注於慢性疾病治療方案,生意肯定長做長有。

Medtronic始於1949年,由電機工程出身的Earl Bakken與其姐夫Palmer Hermundslie創立,最初只是一間醫療器材修理店。

首創便攜式心臟起搏器

1957年,偶然機會與一名心臟外科醫生交流之下,發覺當時心臟起搏器外型笨重且依賴外置電源相當不便,更曾因為大停電導致病童離世。

Bakken開始著力研究,四個星期內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個由電池驅動的便攜式心臟起搏器。

心臟起搏器為公司打響名堂,公司繼而藉併購令業務多元化。

1998年,以約37億美元代價收購脊椎及神經外科用品生產商Sofamor Danek;2001年收購MiniMed及Medical Research Group,將版圖伸延至糖尿病市場。

2007年加強脊椎外科手術產品陣營,以39億美元收購Kyphon;2014年以429億美元吞併愛爾蘭同業Covidien(美股代號:COV),令醫療器材業務規模超越強生(Johnson & Johnson,美股代號:JNJ)(見圖表一),奠定市場一哥地位。

新近收購的項目則包括心臟消融技術開發商Epix Therapeutics、以巴列機器人手術系統Mazor Robotics,以及耳鼻喉科植入醫療用品商Intersect ENT等。

目前產品組合及技術,應用到植入式醫療器材、給藥系統、手術動力系統及外科能量平台,適用於逾70類重點疾病,尤其專注長做長有的慢性疾病治療方案。

現有四大業務分部包括心血管業務,涵蓋心臟消融解決方案、心臟節律管理及診斷、結構性心臟病,以及冠脈及腎動脈交感神經消融。

外科業務包括了消化與肝臟解決方案、病者監護系統、腎健康解決方案、創新外科及呼吸器等。

神經科學涵蓋骨科、神經調控及盆底健康、神經介入及耳鼻喉科;至於糖尿病包括胰島素泵系統、輸液器、血糖監測儀及個人數據管理等。

為維持市場競爭力,Medtronic去年度研發開支高達27億美元,合共進行230款臨床試驗;現擁有超過49,000項技術專利。

現時在全球設有79個生產設施及43個實驗及研發中心,業務遍及150多個國家及地區。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短期乏催化劑大行觀望

截至7月29日止第一季度收入73.71億美元,按年倒退7.7%,好過市場預期;撇除匯兌影響及併購因素,內生增長負3.6%。

按業務劃分,心血管業務收入下跌6.1%,至27.13億美元;外科業務減少13.8%,至20.01億美元;神經科學業務收入下跌4%,至21.15億美元;糖尿病業務收入5.41億美元,減少5.4%。

毛利率收窄1.6個百分點,至65.9%。經營溢利11.25億美元,增加30.9%;經營溢利率提升4.5個百分點,至15.3%。純利上升21.7%,至9.29億美元;每股攤薄盈利70美仙,增幅25%

撇除重組開支、無形資產攤銷及減值損失等非經常性因素,經調整經營溢利17.65億美元,下跌18.5%;經調整經營溢利率收窄3.2個百分點,至23.9%。

經調整純利15.02億美元,下跌18.2%;經調整每股攤薄盈利1.13美元,跌幅16.9%,略高過市場預期。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管理層調低全年度展望預測,料收入內生增長介乎4%至5%,即由原先介乎319億至323億美元,降至316億至320億美元;經調整每股攤薄盈利則維持介乎5.53至5.65美元。

券商Truist認為,Medtronic首季度收入勝預期,但經營溢利率表現遜色;預計短期不利因素將對業績構成壓力;只給予「持有」評級,目標價維持97美元(見圖表二)。

另富國銀行亦留意到通脹高企及內地市場疲弱,將令毛利率持續受壓,故將目標價由104美元降至96美元,評級為「持有」。

Piper Sandler加入觀望陣營,投資市場對管理層下半年度展望不寄厚望,短期內缺乏催化劑刺激股價;將目標價由100美元降至90美元。

不過,就行業前景而言,Medtronic值得看高一線。生命科技業顧問機構Proclinical指出,全球醫療器材市場持續高速增長,除創新解決方案推動需求,疫情持續是一大助力;2020年市場規模接近4,569億美元,預測至2025年將擴大至7,127億美元。

雖然短期表現欠吸引,但Medtronic貴為行業龍頭兼且有逾70年歷史,已有45年股息遞增紀錄,早已晉身股息貴族。

由1978年至今,股息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達16%;屬進可攻、退可守的選項。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