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Sell in May定反彈?由兩隻股主導 科網股買巨企先穩陣
美股4月遭遇連串逆風,包括聯儲局收貨幣政策、通脹居高不下、部分大企業業績遜色、俄烏戰爭等。
總結美股三大指數四月的表現,納指大跌13.3%,創2008年10月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單月跌幅;標指挫8.8%,為2020年3月以來最差月度表現;道指跌4.9%。
對比上一次的高位,納指已跌近24%,意味陷入了技術熊市;標指與道指則跌14.3%與10.8%。
根據FactSet數據,Facebook母公司Meta(美股代號:FB)、蘋果(美股代號:AAPL)、亞馬遜(美股代號:AMNZ)、Netflix(美股代號:NFLX)和Google(美股代號:GOOG)的「FAANG」,再加上微軟(美股代號:MSFT),六大科技巨擘四月的市值蒸發1.4萬億美元,2022年的市值共流失2.2萬億美元。
歷史數據顯示,美股在五至十月的表現向來都很低迷,也因此有「五月賣股,然後離場」(Sell in May And Go Away)的說法。
大行看法分歧
摩根大通認為,美股看淡的恐懼氣氛已「過龍」,料即將出現反彈。小摩引述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的調查指出,看熊的投資者創下2009年3月初以來最高水平。
該行的分析師稱,這反映投資者情緒已達到極度低迷的水平,超過了實際程度,再加上多間公司第一季度的業績好過預期,市場應該會反彈。
被稱為「華爾街最悲觀分析師」的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師Mike Wilson相信,標指還會再下跌17%,因股市未具抗通脹的能力,也因利率飆升、消費者及企業前景不穩定。
他解釋,隨着美國通脹飆升至40年高位,標指實際收益已跌至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最大負值。他又補充,按年計算,標指實際盈利收益率往往領先於實際股市回報率約六個月。
這意味,當標指的實際盈利收益率大幅下跌,股市仍會跟隨大幅下跌。
兩股走勢主導市場
瑞銀場內業務主管Art Cashin認為,兩隻大型科技股的表現,很可能將決定市場能否在慘淡的四月後持續反彈。
他說:「我們將特別關注兩隻股票:亞馬遜,看看是否會被繼續拋售;第二是蘋果,如果其股價跌至154美元,或至更差的150美元,將成為一個問題。」
兩間企業均在日前公布了季績,好壞參半。亞馬遜的業績令市場失望,導致股價曾跌14%。雖然蘋果的業績強勁,但公司警告,本季度將面臨挑戰。
即使亞馬遜的雲計算業務增長可觀,但其電商業務卻不濟事,或很快被沃爾瑪(Walmart,美股代號:WMT)擊敗。
亞馬遜的收入增長放緩,虧損38億美元,料未來的收入只有個位數字的增長。市場質疑,亞馬遜的電商業務增長是否成為該公司唯一的增長引擎。
反之,電商「後起之輩」沃爾瑪的銷售增長穩步上升,雖然仍未能超越亞馬遜,但比起亞馬遜Prime的服務更具明顯的優勢。
亞馬遜Prime面對的是物流及成本的挑戰,多年來為人詬病;而沃爾瑪容許客戶在網上下單,並在商店取貨,客戶不需要等待一天或更長時間,才能收到貨物。
因此,亞馬遜已被市場狠狠地懲罰了,股價仍未見明顯轉強。
巨企首選蘋果
儘管蘋果也被市場「懲罰」了,但對比亞馬遜,只是「小懲大戒」。
蘋果上季收入創歷年同期新高,受惠於iPhone和數碼服務需求強勁,但高層警告,因防疫封關產生的供應鏈瓶頸,可能令今季收入減少多達80億美元。
供應鏈挑戰令蘋果亮麗的財報蒙上陰影,盤後股價即跌了逾4%。
值得留意的是,儘管蘋果的供應早已受到限制,公司上季收入按表年飆升54%,仍足以令投資者鼓舞,也突顯業務強勁。
面對通脹改變零售需求,以及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憂慮,開發「新戰場」可能是不錯的選擇,電動車或蘋果未來的增長動力之一。
蘋果汽車Apple Car原定於2025年推出,但汽車開發的出現了問題,可能推遲到2028年才面世,如今終於有點新消息了。
據報,福特汽車(美股代號:FORD)一名30多年的資深工程師Desi Ujkashevic加入蘋果汽車的團隊。
Ujkashevic已經在福特工作了30多年,她在安全系統、工程設計交付成果、車身內部工程等,都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
由於蘋果希望Apple Car比特斯拉和Waymo的汽車更安全,因而以挖走了Ujkashevic。
事實上,在過去幾年,蘋果一直定期地由福特和其他車企挖角,以開發全自動汽車。市場上最新的傳聞指,蘋果有望在「未來十年的某個時候」交付電動車。
即使蘋果汽車交付遙遙無期,但電動車將成未來趨勢,蘋果總夠分到「一杯羹」;長遠而言,只要關於Apple Car的新消息不斷傳出,蘋果就是「電動車概念股」,冀能與該板塊「齊齊升」。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