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投行吸納時機 高盛攻守皆宜 資料圖片

優質投行吸納時機 高盛攻守皆宜

美股

廣告

環球經濟投資市場弱勢,衝擊投行龍頭高盛(Goldman Sachs,美股代號:GS);加上要為投資失利撇賬,次季業績大倒退。不過,業績仍然亮點處處,在不利環境下,大客更希望有好資產管理人打點組合,帶動高盛在管資產規模創出新高;公司並繼續增加派息,與股東共渡時艱。

今年初,高盛展開大規模裁員行動,據悉涉及員工人數約3,200人,較金融海嘯時裁員總數還要高,當中三分之一擬來自交易和銀行部門。
過去幾年,即使疫情期間,美國投資市場大致仍相對活躍,企業行動、首次公開招股,以至併購都接踵而至。

年初曾大裁員修身

高盛一如其他大行,需要擴張陣營應對,員工人數於去年高峰時接近50,000人,較2018年底高出超過三成。
然而,美國2022年開始瘋狂加息,投資市場急降溫,資產價格下挫,尤其當紅的科網及醫藥行業;繼而來是新股市場變得冷清,同時間消費相關融資需求大減;再加中美政治角力因素,影響資金流動性。

種種不利因素,令收入前景不如前,高盛裁員只是跟隨環球投行大趨勢。

消費業務不似預期

除了外圍宏觀因素外,強強聯手結果不似預期,亦成為拖低高盛業績之主因之一。蘋果公司(Apple,美股代號:AAPL)於2019年在美國推出專屬信用卡Apple Card,如意算盤是與Apple Pay連接,為踏足金融科技試水溫。
作為開發商,蘋果找來高盛作為發行商;當時亦符合高盛擴展消費金融業務的意願,一切變得順理成章。
不過,Apple Card幾年來未有帶來重大貢獻;相反,今年初已有消息指,高盛在Apple Card上已累計虧蝕超過10億美元。最新季度業績亦顯示,Apple Card令高盛損手逾6億美元。

另一令高盛損手的金融技術貸款企業GreenSky,兩年前是以22.4億美元收購。
原因是看好其「先買後付」消費貸款業業務模式,料可與消費者業務相輔相成,惟表現一直未如理想。
高盛掌舵人David Solomon不得不承認,公司在消費金融業務方面做得不好,尤其在貸款損失準備金上。而市場認為,公司過往缺乏消費服務經驗、低估行業競爭亦是致命傷。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高盛希望「甩手」
Apple Card ,正與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美股代號:AXP)及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美股代號:GM)等磋商,但分手會否成事,還要看蘋果的意願。

高盛同時亦計劃將GreenSky出售,意味逐步撤出消費者市場。
高盛剛於7月中派發成績表,截至6月底止第二季淨收入108.95億美元,按年減少8%;按季亦跌11%。期內非利息收入92.11億美元,下跌9%;利息收入16.84億美元,減少3%。

減值虧損累回報率急跌

按業務部門劃分,第二季環球銀行及市場分部收入71.89億美元,按年下跌一成四。當中投資銀行費用收入減少20%,至14.31億美元,主因併購活動減少令相關顧問收入下跌。
固定收益、外匯與大宗商品部門貢獻27.11億美元,亦下跌26%。
受惠融資收入增加,抵銷中介及衍生產品收入下跌,資本市場部門則持平,有29.66億美元。

資產及財富管理部門收入30.47億美元,減少4%,主要由於物業投資市場不振,令股本投資錄得損失、以至債務投資收入亦減少,但期內私人銀行和借貸業務及管理和其他收入增加,抵銷了部分影響。
至於平台解決方案收入有6.59億美元,大升92%;不過,因應宏觀經濟環球,期內貸款損失準備達6.15億元,去年同期為6.67億美元,而對首季有撥回1.71億美元。
第二季純利10.71億美元,倒退62%,是三年來最差;每股攤薄盈利3.08美元,跌幅60%,差過市場預期。
期內由於消費者平台有減值虧損達5.04億美元,主要來自GreenSky,以及資產管理業務錄得本金投資損失等不利因素,導致年化股本回報率按年下降5.2個百分點,跌至4%;綜合上半年首季年化股本回報率為7.8%。

縱使業績未如理想,截至6月底止,在管資產總值創新高,達27,100億美元,增加8.7%;季內在管資產淨流入有80億美元,去年同期有20億美元;第二季每股賬面值309.33美元;年初至6月底止增加1.9%。
管理層對短期表現審慎,料未來一段時間業績會低企;但同時派定心丸,指併購活動及股票市場已見反彈勢頭。
公司增加季度股息一成,至每股2.75美元,並強調以股息增長為首要考慮。
另各大行對高盛評級亦算樂觀(見圖表),有興趣者不妨望多兩眼。

優質投行吸納時機 高盛攻守皆宜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