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傑出上市企業2021|主講嘉賓|車品覺先生

經一活動
我想起二十年前、排名前十名的公司,唯一在二十年後仍留下的只有微軟一間。這並不是因為我曾在微軟工作之故,而是數據上顯示,你要不斷地創新,不斷搜尋才能進步。例如當年微軟覺得其搜尋引擎落後於Google,它便去做搜尋引擎,這顯示你需要儘快找到自己要做的東西。

另外是以客為本,以客為本做得最「絕」的公司,就應該是Amazon了。我曾看過Amazon的Customer Profile,他們會記住你在平台上首次購物的貨品,以及首次購物的完整客戶體驗。另外他們會得知客戶購物的位置,以及他們後來的位置。我只是想分享當一間公司注重Customer Centric的同時,必須運用大量數據去知道客戶後來的發展。數據作為一種工具,能夠讓我們更加容易在Customer Centric得到創新發展。

香港傑出上市企業2021|主講嘉賓|車品覺先生

很多朋友都會問我甚麼叫大數據,數據與大數據有甚麼分別?有時發覺討論到最後,只有一個關鍵的說法:凡是大數據的公司都會必然知道,外部數據對其自身數據的幫助,這是最大的分水嶺。不要以為自己的數據是很大量的數據,其實再厲害,數據再大的公司,當使用數據的時候,會發覺自己的數據都很一般,數量不夠多。我們需要知道政府能否發展CTI這類型的東西。大數據除了代表一個數據的使用能力、收集能力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包括它與其他數據的關聯能力(Connectivity Of Data)。

大會今天的主題是可持續性,我想在這主題上表達多點。大數據帶來的並不一定是好的事物,例如我們會發現很多公司使用大數據的時候,都是在追求效率。而越短期的東西,越能找到數據證明自己;越長期的東西,越難找到數據證明自己。所以你能發現,思考迴路(Reinforce Loop)是不斷地用短期的數據證明自己,忽視了可持續的主題。當然我們現在開始醒覺,知道零碳的重要,知道ESG的重要。可惜地,在2005年時,聯合國制定了SDG指標,當時大概有300個,時至今天,有一半的指標都沒有數據。這是我想指出的第一點。

第二點便是如剛才所說,在企業內如果要在綠色金融或ESG合併的話,你必須要有一個企業內部的KPI,與外部KPI有個結合點,才能使兩者走在一起。否則企業欠缺動力,只會變成「我們想這樣做的」口號。所以在這地方,我們未來可能會看到一些新的推動力去幫助綠色金融或ESG合併。

最後我想指出,很多傑出的企業已設可持續發展委員。我想跟這些公司說,可以開始在金融方面,留意一些對社會影響。簡單來說,一間電子商務公司的推薦引擎,是否價廉便足夠呢?平衡於長期與短期的利益,可能是未來許多上市公司值得注意的地方,中間那條「Business Equation」究竟是如何訂立,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我今日分享到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