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創科雄心 如何在限制中突圍|封面故事

科技

廣告

港府積極推動香港發展為國際創科中心,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發展。不過,香港生活成本高昂、土地資源短缺,更要與世界各地競爭,轉型之路絕非坦途。

雖然香港有多間國際級學府,但尖子大多投身醫療、金融、法律等專業,致科研專才嚴重缺乏。為解決人才不足問題,港府推出多項政策,但香港生活成本高昂,樓價和租金更是貴絕全球,而且生活節奏急速,令不少海外專才卻步,尤其是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新一代。

同一時間,香港要與內地搶人才,但深圳有騰訊、華為等科技巨頭,產業生態成熟。杭州則有阿里,近期更孵化出「六小龍」等新星,配套完善,發揮「磁石效應」,吸引大批專才。

土地資源短缺,是香港另一問題。即使內地企業有意來港設廠、設實驗室,亦難以提供充足空間。 雖然政府大力發展北部都會區,但造地需時,其後還要解決相關交通問題;否則,就算有創科機構進駐,創科人員亦不能便捷往返內地及香港各區,而這並非一時三刻可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