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科技高峰會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25週年| 匯聚過千政產學研投專才「應用科技高峰會」 與40多位講者共探生成式人工智能、低空經濟、自動駕駛等科技的發展與機遇

科技
今年是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簡稱:應科院)成立的第25年,回顧過去四分一世紀,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表示應科院在促進高端科技轉化和商業化上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應科院已成功將1,500多項技術轉讓給業界合作夥伴,並在全球獲得超過1,100項專利,成果令人鼓舞。

適逢銀禧,應科院特別主辦「應用科技高峰會」。高峰會獲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資助,以「引領創科 砥礪前行」為主題,已於2月10日圓滿舉行。高峰會邀請了 40 多位重量級講者就新質生產力、低空經濟、智慧城市、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領域進行討論。是次活動吸引超過1,500位業界代表和關注創科發展的人士參與,場面相當盛大。此外,高峰會還展示本地科技企業的創新研發成果,並見證多項國際合作備忘錄的簽署,展現出香港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應用科技高峰會 (左起) 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及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長葉水球先生,共同主持高峰會揭幕儀式。
(左起) 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及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長葉水球先生,共同主持高峰會揭幕儀式。

推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

0

行政長官李家超透過視像致開幕辭,他肯定應科院在過去25年在推動香港創科發展方面的貢獻,並強調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獨特優勢,有潛力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特首指,將推出的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有助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指定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政府亦推出「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用於加速推動生命健康科技和先進製造業的發展。此外,他強調北部都會區將成為香港的創新引擎,為跨境科技合作創造前所未有的機遇。他亦指出特區政府將繼續透過前瞻性的政策去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的發展,將初創企業、研究人員與投資者的想法「轉化落地」。

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

0

孫東局長於演講中強調了創新科技對香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而香港在創新科技的領域上,與內地其他城市擁有巨大合作潛力。他希望應科院和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簡稱:NAMI)的合併,能夠提高開展高附加值應用研發工作的能力,從而釋放新實體的綜合實力,共同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

多位國際科技專家開講

開幕禮結束後,多位來自法國、中國香港、韓國、中國內地、泰國及阿聯酋的政商領袖、科技專家和學者亦輪番上台演講及分享。當中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女士、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局主席查毅超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教授、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暨聯想創投集團總裁賀志強先生、及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冼漢迪先生分別就低空經濟、創科未來發展、創新商業化的歷程、 科技產業化、創發展機會上台分享及發表演說。

應科院積極開拓內地市場,擴展國際的合作關係。高峰會上,應科院署理行政總裁及首席營運官莊偉泉工程師,與多家科企簽訂備忘錄,包括深城交數字科技和灣區互聯科技、法國Prophesee、韓國智慧城市聯盟,西井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為技術轉移及擴大應用領域奠定基礎。

0

促進高端科技轉化和商業化

0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回顧了應科院25年來的發展歷程,他表示應科院已成為香港最大的政府資助研究機構,擁有近800名員工,當中650名為科研人員。他續指出應科院在推進香港的金融科技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令香港能夠保持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領先地位。此外,應科院亦有為智慧城市發展方面作出重大貢獻,為社會帶來切實的好處。

與記者大談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及低空經濟發展

0

及後李主席與應科院署理行政總裁及首席科技官黃莹博士亦就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低空經濟等熱門話題發表見解。李主席表示,近期DeepSeek的突破大大降低人工智能應用的門檻,為生成性人工智能在香港企業和以至公營機構的廣泛應用帶來了新機遇。黃博士更表示,應科院已準備好協助政府及客戶在將來部署On-Premise的大型語言模型,能夠確保數據安全的同時,也能充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

被問到應科院在香港發展低空經濟的角色時,黃博士重點介紹了應科院在無人機技術上的進展,包括與相關政府部門合作的政策研究,以及利用5G技術提高無人機的控制和定位精準度,並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開發無人機技術等等。他還提到應科院正在開發的無人機快速充電技術,可大幅提高無人機的使用效率,這些技術在大廈清潔、送藥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前景,並能夠為香港發展低空經濟奠定技術基礎。

與NAMI合併創協同效應

李主席對即將公布的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表示期待,縱然政府面對財赤,但仍深信政府能繼續加大對科研的投資,並提升科研佔GDP的比率。他特別提到北部都會區和創科園區的發展,認為這將為香港科技產業提供強有力的基礎設施和政策支持。李主席還強調科技商業化的重要性,呼籲政府在吸納人才、支持生命健康科技等領域提供更多具體措施。

對於應科院的未來發展,李主席表示應科院將繼續聚焦於低空經濟、自動駕駛、可信技術等領域,他特別提到應科院與NAMI的合併前景,預期這將為高科技商品化帶來更大的協同效應。李主席亦有強調應科院在推動國際合作方面的努力,期望能將香港打造成全球創新生態圈的重要節點。

(資料由應科院提供)

圖片來源: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