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區塊鏈應用多元化 證券型代幣釋放資產價值
撰文:Smart ED編輯部|圖片:unsplash、新傳媒資料室、iStock
STO成區塊鏈產業的新勢力
證券型代幣發行在香港還是嶄新概念,其目標是在合法合規的監管框架下,透過代幣發行將非流動資產變成流動資產。這些代幣發行背有股票、債券、貸款等資產支持,可被理解為電子證券。
STO與ICO的概念相似,同樣涉及代幣發行。
不過,STO區塊鏈技術平台Liquefy創辦人賴譽芹指出,有別於ICO,STO投資者知道自己手上持有甚麼資產,及該資產價格受甚麼因素影響。
STO最顯著的特點是它所發行的代幣是具有證券屬性,背後需要有相關資產支持,如公司的收入或股份,相當於現實世界的資產,而且同樣需要受證券法所監管。
現時最有名的加密貨幣為比特幣(Bitcoin)和以太幣(Ether)等,並沒有像STO的架構,賴譽芹指,投資者不知道比特幣背後等於甚麼資產,其價格變動只是投資者炒供求。
在ICO的架構下,投資者擁有個別公司發行的代幣,也不等於擁有公司的股權,即使公司日後發展不錯,也不代表投資者手上的代幣價值和作用有所增長。
因此投資者難以保障自己權益,政府同樣也難以保障投資者。
圖片:iStock
保障股東權益
未來STO將成為一個趨勢。第一是證券型代幣可以令資產具可分割性,畢加索名畫可能索價100萬美元,並不是有那麼多人可以負擔得起。
惟利用區塊鍵技術,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把名畫的擁有權分割成不同等份,投資者便可用較低的價錢參與名畫買賣。
第二是流動性,現在有些資產市場欠缺流通性,因為交易過程涉及太多費用。
如每次改動股東名冊時,需要到律師樓更改擁有權,如果想買賣住宅單位,也需要律師協助並簽署很多文件,難以像股票市場,㩒個按鈕便能買賣。
未來利用STO,投資者便可在高透明度,繁複步驟減少及合規的情況下買賣,同時又符合法律程序。
第三是不能刪改,傳統的私人公司有股東名冊,但如果將私人名冊放在計算表上,有可能會被刪改,但將股東名冊放在區塊鏈上,無人能修改。
因此如果某人本身持有一間公司五成股權,沒有人可以刪改股權紀錄,令股東持股比重變成零;擁有權安全性大大提升。
現時STO技術主要應用在房地產上,如一間坐落於美國的豪華飯店「The St. Regis Aspen Resort」,便是以STO方法集資,它透過眾籌平台Indiegogo出售「證券型代幣」Aspen Coins ,讓投資者可以利用代幣(Token)的形式持有飯店一小部分的股權。
簡單來說,投資者可透過購買 Aspen Coins 來投資飯店,而且不需要太大的本金。
STO不能取代IPO
賴譽芹表示,最常見的非流動性資產形式為房地產,雖然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某程度上已經讓非流動資產變成流動資產,但是他解釋,這些REITs都是投資一籃子的房地產,如果投資者只想投資特定物業,REITs達不到這個目標。
市場上有一些鎖定期較長的基金,如對沖基金,動輒需要四至五年的鎖定期。但在STO的概念下,投資者可以隨時離場。他指基金有時會一年計價一次,或者會在基金完結時才計價。
未來利用證券型代幣買賣對沖基金時,平台每一天都在估計基金未來表現,並在買賣價值上反映,運作像股票市場一樣,可以即時買出買入。
只要基金可以披露更多資料,便可以讓投資者作出買賣抉擇,最終也會反映在基金價格身上。
這些不動資產通常都是一般投資者難以接觸,通常只有高資產淨值人士才合符投資資格。不過有了STO,投資者不需要給予龐大金額,也可入場投資。
不少公司上市的原因是為了集資及增加流動性,不過引入STO時,便可早於首次公開發售(IPO)前達成該目標。
賴譽芹指,Uber以往一直希望上市,惟創始人和投資者手握的股權並不是流動,若利用STO可以提升套現並鎖定利潤。
有很多人在討論,STO最終是否會取代IPO,只因STO和IPO的目的,同樣為了集資及增加流動性。
圖片:unsplash
但是賴譽芹認為,目前只要STO的監管沒有完全明確時,大部分利用STO的機構都只會把目標放在專業投資者,因為IPO主要是對應零售投資者。
另外,上市除了幫助公司籌錢外,其實也是對商業模式和公司品牌的認可,所以他認為SPO並不能取代IPO。
賴譽芹笑言,未來STO就像個全新的金融市場,把一些不流動的資產在這個平台上賣出買入,它同樣需要經過持牌的金融機構來交易,因此STO才會比ICO更安全和嚴謹。
不過賴譽芹亦講到,因為STO是一種新技術,需要一些較前衛的金融機構才會考慮引入,現在已經有些房地產公司正在留意其潛力,相信STO需要2至3年才可以在香港真正應用。
一週焦點新聞
《2019-2020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宣佈,加強拓展「創新科技」。
如用20億元推動再工業化成立「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預留55億元來擴建數碼港、與業界開發機械人科技開發,及醫療科技及專注人工智能(AI)平台、改善政府採購政策、加強開放政府數據、推出自家「轉數快」系統、資助本地大學更新校舍設施助科創,以及推動「中學 IT 創新實驗室」計劃等。
本港虛擬銀行牌照預計會在3月底前發放,小米夥尚乘傳將獲發虛擬銀行牌照,現時開始成立籌備小組,並暫時聘請約28名員工。
港虛銀發牌不設上限
香港金融管理局審批虛擬銀行牌照不設上限。
故早前有報道指,將會有六家虛擬銀行申請者入圍。相反,台灣只會發出兩個虛擬銀行牌照。
德勤中國管理諮詢合夥人冼君行指出,由於香港有大灣區概念,故人口及商機較多。
加上一帶一路,可以支持到更多虛擬銀行。而台灣也有為數甚多的金融控股公司,如果並非有特殊原因,發出太多虛擬銀行牌照,也會過度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