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跌落水 你讀嗰科可以做啲乜?」網民創意無限 社工系典型答案:我明白你而家游得好辛苦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CUHK Secrets Facebook專頁截圖、unsplash
Ben Sir:解釋跳海的構詞
曾任職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歐陽偉豪留言指:「我會解釋跳海同跳樓嘅構詞。」後來再解釋兩者雖是賓語,但語意角色不同。
有網民搞笑留言,問Ben Sir:「係你跌落海定你個教授先?」Ben Sir回應:「我只關心語法,邊個跌落海我冇興趣。」
![網民熱議「教授跌落水 你讀嗰科可以做啲乜?」社工系:我明白你而家游得好辛苦](https://images.edigest.hk/wp-content/uploads/2020/09/cubensir123_17531695795f6d70d0afd71.jpg)
文化研究系:探討教授是否受到水的壓迫 泳池係咪社會控制系統?
有網民以文化研究系的角度出發,留言指會研究水和教授的權力關係,從而探討教授是否受到水的壓迫。另一網民則指:「Foucault點解構遇溺者同拯溺者嘅權力關係呢?泳池係咪社會控制系統? #文化研究」
法律系會幫忙辦理遺產承繼權 BBA會Sell保險
網民從法律系角度出發,留言說會幫教授辦理遺產承辦,順道打個折,但亦認為教授已有不少律師朋友,毋須待他幫忙。
另一網民亦從事件中看到商機,事件理應讓家人看到買保險的重要性,從BBA的角度出發留言說:「即刻氹佢屋企人買保險」
![網民熱議「教授跌落水 你讀嗰科可以做啲乜?」社工系:我明白你而家游得好辛苦](https://images.edigest.hk/wp-content/uploads/2020/09/bba-law_21308261275f6d725fcdc49.jpg)
翻譯系:鳩摩羅什版心經、翻譯訃文
有網民認為可以利用翻譯系的專長,將貼文的墓誌銘、訃文等內容翻譯成其他語言。有網民則認為可唸一次鳩摩羅什版心經,讓教授安心離開。
有網民從宗教研究提出類似看法說:「幫佢打場齋 #宗研」
生物系: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網民從生物系角度說:「加油!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 #生物」
社會工作系:我明白你而家游得好辛苦
除嘗試Empower遇溺者學識自己游水,亦有網民道:「我明白你而家游得好辛苦。 #社工」
另一網民回覆:「游番上岸之後,我一定推呢件社工落海。」
中醫:補氣藥、袪濕邪
有網民從中醫角度認為,遇溺者必然「成肚氣」、「有濕邪」,便道:「灌佢飲補氣藥,一肚都係氣,自然會浮起,同時針灸關元、氣海幫佢放尿,唔怕肺積水。#中醫」
另一網民:「開啲利水滲濕藥幫佢袪下濕邪? #中醫」
教育系:寫教案討論人生安全
有網民提出會立刻寫教案,主題為人生安全,並以教授遇溺為個案讓同學進行小組討論。亦有網民以通識教育系的角度提出類似看法:「用明辨性思考,探討救prof.是否利大於弊 #通教」
![網民熱議「教授跌落水 你讀嗰科可以做啲乜?」社工系:我明白你而家游得好辛苦](https://images.edigest.hk/wp-content/uploads/2020/09/og1234567_14840609355f6d70b17fc76.jpg)
新聞系:開Live、扑咪、講游泳安全冷知識
有教授跌落水,當然不可缺少新聞系的角色,開live、扑咪是常識。有網民直接擬題:「獨家!中文大學教授落水 學生圍觀 #新聞」
有網民再提出如何發掘更好的起題方式兼後續稿題:「用5W1H簡單講咗件事先,再訪問下學生/家人,睇下用能否用『好老師/好妻子丈夫父母etc溺斃』做標題。再跟手搵人講下游泳安全做『冷知識』,搞掂!」
上述留言純屬搞笑,毋須認真,眼見有人遇險時應盡快求救。
#CU3364如果prof跌咗落水,以你讀嗰科嘅知識可以做到咩?
Posted by CUHK Secrets on Thursday, September 24,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