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得只有錢的社會 打工仔變窮忙族
撰文:經一編輯部 | 圖片:unsplash
富裕中的貧窮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高伯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於1958年出版的著作《富裕社會》(The Affluent Society)中提出「富裕中的貧窮」理論,意思是在一個富裕的社會中,財富及生產力豐盛,卻忽略了公共設施的建設,並未有改善城市整體的生活質素,也就是私人富裕,公眾貧窮。
平衡的藝術
除了建設設施外,高伯瑞亦強調,人們不應只顧勞動而犧牲休閒時間,亦要在私人和公眾需要之間作出平衡,當社會的生產量過盛時,就要作出調節,避免財富傾斜在民間,而使公共財政與服務陷於貧乏。
人文素養更重要
高伯瑞曾於1992年訪問台灣,當時台灣正進行「六年國建」,提倡大力建設及發展各類產業。高伯瑞就表示,改善公共建設雖然重要,不過,提升全民的人文素養更為重要,勸勉台灣人不要跌入「富裕中的貧窮」的深淵之中。
「富裕中的貧窮」同樣適用於香港,香港社會基建發達,香港人的人均收入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就算是一般打工仔,薪金亦比很多地區為高,實實在在是一個「富裕社會」。可是,不少打工仔卻是「窮忙族」,並不能享受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即「work life balance」,富有一點「樓奴」形象,終日為供樓而煩惱。基層情況就更堪虞,「日做夜做」只為了蝸居,長期處於「手停口停」狀態,更遑論兼顧人文情懷、環境的範疇了。
貧窮中的富裕
這邊廂有「富裕中的貧窮」,那邊廂也有「貧窮中的富裕」,出身自比利時富裕家庭的以馬內利修女(Sœur Emmanuelle, 1908-2008) ,於63歲時隻身前往埃及幫助窮人,協助當地建設學校、診所及養老院等設施,期間還走遍埃及、蘇丹等20多國參與扶貧工作。22年後返回富裕的歐洲會,反差之大令她有深刻體會與反思,於是出版了《貧窮的富裕》(Richesse de la pauvreté)這本著作。
她表示,住在開羅貧民窟的拾荒者,一無所有,卻擁有滿面笑容。在富裕的歐洲,人們卻忘記活著已是最簡單的喜悅,究竟誰貧窮?誰富裕呢?以馬內利修女留下了一個弔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