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語2025│18個網民常用縮寫!「JHGG」、「Rizz」咩意思?台灣、日本潮語你識幾多
廣告
香港潮語2025年在的網絡世界充滿了新興的潮語,反映了年輕一代的創意和社交文化。《經一》整理以下20個香港網絡熱門潮語,並對其出處和意思進行詳細解釋,讓大家於社交平台可以大展所長。
香港潮語
- 影到我 plz del:最初用來諷刺他人偷拍的行為,通常出現在Threads和Facebook上。演藝圈人士也曾用此語。
- 觀濱:指觀塘海濱。因為2024年除夕晚大批年輕人在此游玩,甚至有性行為來流行。
- Free Hug/Free Kiss:源自觀濱活動,後來成為年輕人交友方式的語言。
- 你7街矜:源於《東張西望》報導中的何伯與何太事件。
- KAM:在Threads上使用,用於形容話題尷尬或人行為奇怪。
- 我知道扑啥好爽,但…:在Threads常用作為流量密碼。
- 我算嗎算已經贏小了89% 香港人:有相似用途,用來吸引關注。
- 老Best:從“Best Friend”演變而來,指好友。
- I人/E人:源自MBTI演化,用來寫或口頭描述自己的性格。
- LM:代表“留名”,以便後續關注討論。
- 打羽毛球:成為詞彙,對應教育局建議用作懷疑正觀正形習慣。
- 望周知:形容一個話題重要,以引起討論。
- 請你回家:用來說明某人行為尷尬,應該離場。
- 點部署:指“怎麼辦”,常用於討論應嫶方法。
- 0尊:指行為完全沒有尊嚴。
- firm:源自英文“confirm”,表示確認。
- MNYY:意思是「Must need 要有」,為粵語諧音混合英文簡寫。
- JHGG:意思是「即係咁講」,經常於Threads帖交中出現。
這些潮語反映了香港年輕一代對社交平台的依賴,以及他們在網絡世界中的創意和幽默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詞語可能會被新的潮語取代,但它們無疑記錄了2025年香港網絡文化的獨特風貌。香湘網民熟悉的台灣和日本,亦有多個熱門潮語,馬上比拼一下:
台灣潮語
台灣的潮語多來自綜藝節目、社群平台(如Dcard、PTT)或是遊戲直播文化。例如:
- 破防:形容因為某件事而受到打擊,原本來自遊戲用語,後來普及到日常生活中。
- 87:代表「白癡」的諧音,最初源於網絡遊戲文化,後來成為一種幽默的嘲諷方式。
- 這我不行:用來表達對某事感到驚訝或不知所措。
日本潮語
日本潮語的形成與動漫、偶像文化以及社交媒體(如Twitter、LINE)有密切關聯。例如:
- 草(www):來自「笑」(warau)的日文發音,網絡上以「w」代替笑聲,後來變成「草」,表示好笑。
- エモい(Emoi):指某種讓人感動、懷舊或情緒化的感覺,廣泛用於描述音樂、電影或日常生活中的特定氛圍。
- リア充(Riajuu):指「現充」(現實生活充實的人),通常用來形容社交活躍、戀愛順利的人,與香港的「老Best」概念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