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海洋科研所新設施揭幕 推「港鯨重生計劃」重塑海洋保育地標
香港大學理學院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新設施落成啓用,標誌其於石澳鶴咀海岸保護區擴展學術樓的重要里程碑。港大校長張翔昨出席揭幕儀式時指,港大銳意成為創新知識的樞紐、定義世界發展新方向及創建新藍圖,研究所憑著其變革性的願景、空間擴展和設施的升級,無疑將會開拓更多新機遇。他又指新擴展的研究所將成為港大的地標之一,期待它的發展在不久將來再創高峰。
太古股份有限公司主席施銘倫表示,新擴建的設施將有助加強研究所與國際研究組織的合作,以及從環球角度探討本地生物多樣性倒退的問題,包括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並提供更多外展及教育機會。對於公司能夠參與其中感到自豪。
理學院院長艾宏思則認同,本港作為位於亞洲心臟地帶的沿海大都市,在發展海洋科學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及戰略性的優勢。「我們在擴展計劃中所成立的海洋生物多樣性中心,可為本港的海洋生物建立廣泛的實體和電子資料庫,這將對科學家、政府部門、非牟利組織和環保行業有用。我們期望透過新設施和外展教育活動,為公眾打開繽紛海洋世界的大門。」
新的實驗室大樓與現有的主樓形成L形,將包括一個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一個生物多樣性中心和一個教學研討室,並為員工和研究學生提供空間工作及交流。
![港大海洋科研所新設施揭幕 推「港鯨重生計劃」重塑海洋保育地標](https://images.edigest.hk/wp-content/uploads/2021/07/202107291606143663029736561_288876694610261780b228-1024x682.jpg)
「港鯨」的重生
1955年「登陸」香港而名聲大噪的長鬚鯨(又稱「港鯨」),其完整骨架自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於1992 年成立以來便屹立於其旁側的海岸,多年來為鶴咀海岸保護區的地標,惜其於2018 年敵不過超強颱風「山竹」吹襲而嚴重損毀。隨著研究所的擴建,這條著名的「香港鯨」將會進行20 年來首次的復修,繼續擔起研究所保育海洋的象徵意義。研究所打算將其原型骨骼納入為海洋生物多樣性中心的館蔵,並於網上發起「港鯨重生計劃」進行募捐,以三維打印技術打造新的骨架,重新豎立於原址。而籌得的款項亦會作研究所保育教育活動之用。
資料來源: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