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5萬供樓供到2050年 老婆諗住辭職湊女讀國際學校|財智姊妹淘

社會熱話

廣告

讀者黃先生來信:你好,本人29歲,現職核數師,月入5.4萬,妻子是一名護士,月入3.5萬。現時現金積蓄有90萬,股票現值15萬 (現時虧損約25%),持有物業,位於九龍塘,現估價700萬,月供2.3萬至2050年。另外,除供樓外,每月家庭支出約1.5萬 (已包括共6,000供養雙方父母)。年初女兒剛出生,現時5個月大,妻子正考慮辭職,做一名家庭主婦,照顧女兒。

本人希望女兒在小學及中學時就讀國際學校,請問專家我現時應如何配置資產達成此目標?

專家:黃先生你好!本人根據你的家庭狀況作出了以下的理財建議,希望在平衡你每月開支及家庭負擔的情況下也能達成你的理財目標!

分析現時家庭開支及投資經驗

在來信中得知你今年初弄瓦之喜, 恭喜恭喜!但基於你們仍需按樓按揭及子女成長開支, 因初生嬰兒相對日後的長遠成長開支只是一個小開始,我們必須謹慎理財及因應小孩子的成長作出調節!

根據你提供的現時家庭每月總開支約$38000,佔你現時兩夫婦的總收入中的43%, 但若果太太考慮放棄工作照顧家庭和小朋友,家庭的總開支將會由黃先生全權承擔,變相等於你總收入中的70% ,以現時你們手持的流動現金,包括105萬元的股票,能足以應付現時總開支的兩年左右。

在理財預算上, 預留6-8個月的存款作應急錢及家庭開支周轉金是必須的,而你已經做到。

但你必須考慮,究竟如何增加你們的流動現金來面對當太太離職後,你獨力承擔家庭總開支、加息風險令按揭供款提升和物價通脹的經濟負擔。

此外女兒成長過程中亦 可能會產生較多的開支,例如:添置家居、聘請外傭、入讀國際學校的昂貴學費、小朋友的全面醫療保障及將來教育基金儲備等等。而這方面的儲備開支真的是豐儉由人,你可先跟太太搜集資料及早預算。

(圖片來源:unsplash@thedakotacorbin)

子女上幼稚園升學支出

有關子女升學的財務預算,我個人認為各色各樣的教育、興趣、學術、智能、官能訓練等等支出也在乎於父母的取決和想法。例如加强英語能力、學彈琴、學舞蹈或針對面試入學而產生的培訓班等等開支是否必需呢?其實每個小朋有也擁有自己的特質,因才私教,健康快樂的童年才是培養正面思維和個人成長中尤其重要。

一般而言,現 時升學成長開支的中位數為每月$5,000至$8,000左右,但當然私營和非弁利幼稚園的學費支出相距太大,較難預算實際開支。

部署子女入讀本地國際學校

大部份國際學校都有設立附屬幼稚園作一條龍的升學服務,當然學費相當於一般私營幼稚園較為昂貴,而每一所國際學校的教育理念及課程設計都有其獨特之處,與本港的主流課程有很大差異。

再者,國際學校一般銜接外國教育制度,因此家長替子女報請國際學校前,應考慮清楚學校的課程設計與子女將來長遠的升學計劃。國際學校的學費高昂,每年由HK$100,000至$250,000不等,當中尚未包括交通及其他校內雜費。預算現時一名子女要入讀國際學校的每月中位開支為$15,000左右。

此外,亦有國際學校要求家長購買學校指定的債券或投資項目才能符合資格入讀,所以家長在為小朋友報讀國際學校時必須透徹了解當中的各項條款及指引。 當然在更多資源及更好的師資下,可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做家長必須審慎考慮和量力而為,徹底了解自身家庭資產及長遠收入能力再作決定是否適合入讀。

總結分析現時家庭狀況配合目標

對現時的經濟狀況來說,因疫情還未完全受控而導致各行各業的經濟未能如常發展,同時俄烏戰爭導致物價飆升、再加上世界各地政府不斷推出貿易及相關經濟措施來對抗通脹、經濟和失業問題。

未來幾年香港本地的經濟發展有着太多不尋常的預測,故此若現時你們的工作尚算穩定和能應付的情況下, 我建議盡量提升家庭的總收入來面對將來更多更大的新挑戰及開支。

若太太決定轉為全職媽媽,以現時的經濟狀況便必須放下女兒入讀國際學校的打算。在香港教育的選擇有很多,身為父母必須因材施教,在她成長過程中多觀察和了解去選擇適合就讀哪類型的學校,請不要盲目跟從及拔苗助長才能讓女兒發揮所長,得到愉快的身心成長!

此外在你和家人的儲蓄中並沒有提及相關往後退休收入保障的安排,這方面也必須考慮。你們兩位現時正是事業高峰期,應要作出相關配置作退休生活儲備。

在信中並沒有提及你們的投資風險承擔能力,將來亦有可能因應子女升學而更換住所。故此我建議黃先生和太太找專業及合適的理財計劃作詳細分析及評估後再決定長遠生活開支及理財安排。

免責聲明:本文章所列之年利率僅供參考,實際計劃之回報率可高於或低於本文章內所列之數字,並會以保單簽發時有效的年利率為準。有關計劃條款及細則,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

本文章內容只供參考用途,並屬於作者之個人意見,並不保證所有資料準確無誤,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或服務之推介、邀約或游說。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價格可跌可升,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

撰文:財智姊妹淘圖片來源:unsplash@thedakotacor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