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電加電費 港府補貼每戶3000元 收息股買中電定港燈 | 新利潤管制協議
撰文:Cheryl|圖片:新傳媒資料庫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兩間電力公司的新發展計劃,主要投資建議包括興建兩台新的燃氣發電機組,減少碳強度的目標。兩電加電費中,中電的發展計劃由今年10月1日起,港燈則由明年1月1日起,同樣為期5年。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新發展計劃的主要投資建議,包括興建兩台新的燃氣發電機組,分別會於2022及2023年投產,取代運作超過30年的燃煤機組。
兩電加電費 天然氣發電會增加
此外,兩電的整體天然氣發電會增加,由現時中電約26%及港燈約34%,上調至2020年時約50%,及後在2023年,進一步增至中電超過50%及港燈約70%。另外,兩電計劃共同在香港水域興建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
港燈指出,目前正興建兩台新燃氣機組,連同剛獲批准興建的另一台新機組,未來5年會先後有3台新燃氣機組落成投產,以取代近年陸續退役的5台燃煤機組,以及一台舊的改裝燃氣機組,屆時港燈的總裝機容量,亦會較現時減少。
至於中電方面,擬提升潔淨能源專線項目,並在新界西堆填區興建沼氣發電機組,預期在2019年投產,以及將所有住宅及中小企客戶現時使用的傳統電錶,在2020年代中全面提升為智能電錶等。
其他主要項目包括,中電強化與南方電網和大亞灣核電站連接的清潔能源輸電系統。
黃錦星預期,協議下的新發展計劃,能夠有機會提早達到2030年減低碳強度的目標,進一步改善本港的空氣質素。政府已將應對氣候變化及改善空氣質素所帶來對電費的影響減至最小。
兩電加電費 政府申請87億元撥款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同時亦批准在新《管制計劃協議》開始生效時的平均基本電費率,中電的新電費調整由今年10月1日起,電費將上調2%,淨電價為每度電117.7仙,為期15個月;港燈則由明年1月1日起,電費上調6.8%,淨電價為120.1仙,為期1年。
中電是繼今年初加價1.9%後,一年內再度加電費。中電總裁蔣東強表示,在新協議下,基本電價下降3.7%,但減幅不敵燃料價格的升幅,因此整體電價將輕微上調2%,預計超過七成的中電住宅用戶,每個月需要多付不超過10元電費。
港燈董事總經理尹志田表示,會配合政府的政策,有信心能夠達到政府定下的減排減碳目標。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政府明白市民關注改變發電燃料組合,會帶來難以避免的電費上調。
為減低電費上升的壓力,環境局建議在新《管制計劃協議》生效時開始,政府向每個住宅用戶戶口提供3000元作電費紓緩,分60個月發放,即每月50元。
有關金額預期可以抵銷全港約一半住宅用戶,在5年期間預計的累計電費升幅。
政府說,目標在夏季休會前,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約87億元撥款,以便向市民發放電費紓緩金額。
兩電加電費 政府每戶補貼3000元
有市民表示,只得50元不是太夠,但「有好過無」。
有學者認為,兩電加電費是預料中事,但憂慮隨著電力公司進一步增加天然氣發電比例,電費好快又要再加。
環保團體「350香港」聯絡主任古偉牧表示,加電費是預料之內,因為使用更多天然氣發電,兩電需要興建新燃氣機組,加上興建液化天然氣站,有關因素都會令電費上升。
古偉牧補充,政府向每個住宅用戶提供3000元以紓緩電費壓力令他比較意外,因政府過去取消每年「派糖」的電費補貼,目的是鼓勵市民節能。但現時政府再推出類似措施,做法較為古怪。他建議政府向用電量較少的用戶提供較多補貼,用電較多的就較少補貼,鼓勵節約用電。
城市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總監鍾兆偉亦表示,加電費是預料之內。他認為每月50元的電費補貼,有助紓緩小市民的電費負擔。
鍾兆偉憂慮日後進一步加增天然氣發電比例,電價會隨著發電成本進一步上升,甚至高於新加坡的每度電為130多仙,認為政府應該開放電網,引入電力公司競爭,從而降低電價。
兩電加價,利好盈利,自然利好股價。今日(7月4日)港股跌逾300點,但中電控股股價逆市升近4%,港燈更升超過4%。
延伸閱讀:外賣APP如何擊倒對手 看UBEREATS的「移動餐廳」
收息股:中電港燈各有長短
宏滙資產管理董事及投資策略總監林嘉麒表示,因為一直兩電加價都有利潤管制,所以今次成功加價,代表著每股盈利都會增加,而當中亦可以令它們派息亦增加。所以整體股份價值會因此而提高。
林嘉麒認為港燈較有優勢,因港島一直都有較高的電費水平,此外港燈以信託形式去設計,每股盈利增加,亦令它在派息方面會有較大幫助,能確保派息能有顯著的增長,而中電在這方面仍有變數。
富昌證券研究部總監譚朗蔚指出,政府推出的新《管制計劃協議》中的電價升幅較市場預期高,同時反映將來兩間公司會帶動盈利上升。因兩間公司均是公用股,不排除派息方面有較多「鬆動錢」,派息會更加慷慨,認為對投資者來說是挺吸引的。
譚朗蔚偏向看好中電,表示中電過去盈利相當穩定,同時股價表現亦強勢,認為買收息股最重要的還是價格穩定,甚至有上升的潛力。中電正正能做到財息兼收。
林嘉麒及譚朗蔚均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申報未持有以上評論的股份。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