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ab Bank CEO李家達 冀為300萬被忽略用戶服務
WeLab Bank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李家達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憑籍敢於面對挑戰的態度,帶領團隊打造出真正屬於香港人的銀行,並為300萬名被忽略的用戶提供貼心服務。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新傳媒編輯室、由被訪者提供
WeLab Bank與本地插畫師「東尼電機」合作,設計出賀年社交媒體貼圖合集,方便人們從18區角色中揀選心水貼圖,傳送給親友祝賀;另在IG(instagram)平台上推出結合AR技術的濾鏡,讓人們拍攝賀年短片。
以上都是WeLab Bank在2月初推出《WeLab Bank知你港乜:18區街坊有錢FUN》線上遊戲的組成部分,港人登記參加遊戲收集18區角色,然後有機會贏取獎賞。
社交威力無限
WeLab Bank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李家達說:「年輕人常常覺得大公司距離他們很遠,有點『離地』,所以我們盡量『貼地』,同時透過O2O(online to offline)策略,發揮社交媒體的威力。」在這之前,WeLab Bank與藝人Ben Sir(歐陽偉豪)合作進行推廣,在宣傳短片中加入「䟴䟴腳」、「囉囉攣」等地道廣東話,傳遞關於「知你港乜」這個主要訊息。
人氣南韓女團Blackpink於1月底,與YouTube合作舉行首個全球同步串流演唱會,觀眾要付費才能收看直播,香港地區的觀眾收看期間,會看到Ben Sir「知你港乜」的宣傳短片,成功製造話題。「Ben Sir『知你港乜』宣傳活動於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舉行,這段期間WeLab Bank的上客量,較2020年10月至11月,大增接近一倍,反應活動準確接觸目標顧客群。」
小巴概念定存
WeLab Bank看準社交媒體的威力,推出GoSave定期存款,概念像一架小巴,待有足夠人數便會「開車」,參與人數愈多,定存利率愈高。
「對於年輕人來說,朋輩之間的影響力相當重要,朋友互相介紹,一起儲錢的力量更大,而且集眾人之力,還可以享有更高息率。」
年輕人資金未必很多,但也有儲蓄需要,只是傳統銀行推出的活期存款息率近乎零,而定存往往設有門檻,例如10萬元或以上,令他們找不到合適的存款產品。
WeLab Bank利用金融科技,解決銀行的資金流動問題,將存款門檻大幅降低,甚至可以說是移除,讓一般年輕人也可以參與。GoSave為顧客提供較高的定存息率,低至10元也可以參與,提早取回本金也不會有額外費用,對年輕人有一定吸引力。
WeLab Bank每天開出五至六班GoSave「小巴」,平均每班約有50人參與,開業至今合共開出超過1,000班。根據內部統計顯示,逾半WeLab Bank的客戶均曾參加GoSave定期存款,而使用超過一種產品的客戶比例達到八成。
除了活期存款及定期存款外,WeLab Bank還推出了無卡號的WeLab Debit Card,現時於週五、週六及週日,三大類日常消費,包括餐飲、生活雜貨及交通,可獲5%現金回贈;週一至四在所有商戶消費,均有1%現金回贈。WeLab Debit Card的簽賬不斷增加,2020年12月的交易金額按月大增一倍;2021年1月亦增加50%,2021年1月對比2020年11月,交易金額飆升2.3倍。顧客透過手機應用程式(App)開戶,即時可以使用WeLab Bank虛擬卡消費,過去一年疫情反覆,不少顧客在網上消費,週末則較多實體卡簽帳,尤其是以上三大類日常消費。
300萬人未有足夠服務
「香港每月只還最低還款額的信用卡持有人比例較低,過多的信用額度並不符合成本效益,因此虛擬銀行都推出預付卡,現時轉數快及電子直接付款授權(eDDA)打通不同機構,令預付卡成為簡單直接的支付工具,故滲透力極快。」
預付卡直接從戶口扣除消費金額,能夠協助人們建立良好的理財習慣,改變「先使未來錢」的態度,避免出現「周身卡數」的情況。WeLab Bank的母公司WeLab Group成立於2013年,主攻金融科技,旗下的WeLend是結合科技及人工智能的純網上貸款平台,於過去數年急速成長。
信貸科技是WeLab Group的DNA,以相同的風險水平而言,集團的拖欠率較同業低近四成,因為透過科技深入了解顧客,包括還款能力及意願,從而達致更佳的風險控制水平。WeLab Bank籌備推出貸款產品,主力解決港人貸款的痛點,包括批核速度、靈活度及定價,預期可在第一季進入沙盒階段。
香港銀行林立,銀行服務滲透率極高,然而約有300萬名港人,未能從銀行獲得足夠的理財建議,WeLab Bank期望透過科技為這班顧客提供相關的服務,協助他們管理(Manage)、儲蓄(Saving)及增值(Grow),所有產品均緊扣這三個環節。
「很多人都會儲蓄及投資,但其實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不同人生階段有何金融需要,WeLab Bank能夠透過科技提供適時的意見,而非純粹硬銷,隨時比你自己更清楚你的需要,這才是虛擬銀行的威力。」
最年輕虛擬銀行CEO
李家達自小喜歡作不同的嘗試,尤其愛玩電腦,不時自行改寫程式,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後,進入滙豐當軟件工程師。「當時工作穩定,發展前景不俗,但曝光面不足,故三年後我決定離開,獲得內部調遷至風險管理部門,了解到風險對銀行的重要性。」在滙豐銀行七年半後,李家達轉至渣打旗下的安信兄弟工作,學習如何運用數據,以及培育風險意識,也讓他深入了解本地顧客的各項痛點。
早期投身金融科技
在渣打期間,李家達認識到WeLab創辦人及集團行政總裁龍沛智,了解對方的理念,而自己亦有強烈的成長意欲,結果於2013年辭掉工作,加入WeLab成為首名員工,而當時還未有金融科技(fintech)這個詞彙。至2015年,李家達全面負責管理香港WeLend的業務,包括風險管理、產品研發、會計、公關傳訊及人力資源等。
2018年,香港政府開始接受虛擬銀行的牌照申請,李家達與團隊已累積一定的金融科技經驗,希望將之前的經驗繼續放大,因而「膽粗粗」申請牌照,並於2021年1月出任現職,成為八間虛擬銀行當中,最年輕的CEO,年僅39歲。
WeLab於2020年4月正式開業,至今員工近200名,逾99%均為本地人,共同打造100%港產銀行。
「我們與其他虛擬銀行的背景很不相同,可說是香港人的銀行,只有了解夠深入,才能夠做到符合本地人需要的銀行。」
團隊主要是本地人,但思維要夠國際化,因此公司舉行不同的分享活動,內容涵蓋國際化的TechCrunch,以至本地的連登等媒體。
贏得不同曝光面
公司每兩週舉行迎新活動,李家達都會參與其中,確保新入職員工了解公司文化及願景;公司定期舉行部門會議,完全不講工作,主力聽取員工遇上的問題及訴求;他亦經常與員工單對單溝通,建立開明的文化。
「現時工作已經不應是『由上而下』,而是採納員工意見,然後進行測試及驗證,例如這次『18區』活動也是先由員工提出。」
當年李家達升讀大學,正值科網爆破,科技人才前路未明,但他堅持走自己的路,結果闖出一番事業。「香港的科技人才供應極之不穩定,隨著科技熱潮而波動,近年科技大熱,然而人才供應卻未能配合,我經常到不同大學分享,期望透過自己的經驗,感染年輕人。」李家達一直深信科技能夠改變世界,而且敢於挑戰,當年放棄穩定工作,卻獲得更多,贏得不同的曝光面最具價值。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