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錯誤投資觀念(上) 資料圖片

10大錯誤投資觀念(上)

理財

廣告

筆者主要從事投資相關工作,在平日的工作中,會接觸到不少客戶(個人投資者,俗稱「散戶」)。雖然筆者從事這份工作只有數年,但已了解到大部分投資者的投資模式,更發現那些普遍虧損的投資者,其投資行為頗為類似,例如他們只模仿投資的表面,卻不懂甚麼是投資,就如同模仿別人興建大廈,但卻沒有打樁一樣。他們都抱有不少的錯誤投資觀念與知識,而最大的問題是,他們多年來都從未質疑過這些觀念,結果再努力也沒有結果。由今期起,筆者會把投資者普遍所犯的錯誤投資觀念,總結出十大要點,希望讀者能夠避免,以及從中思考。

要知道,就算將件錯誤的事情做得再好,結果都只是錯誤!到底十大錯誤投資觀念有哪些?
錯誤一:不止蝕等如不虧蝕。
筆者把「不肯止蝕」這個錯誤觀念,放在首位,因為這是很多投資者的「致命傷」。
其實在投資世界中,賺蝕是很平常的事,每個人都有做錯決定的時候,可惜有些投資者不會承認錯誤,更永遠不會止蝕。
不少投資者認為股價會有天返回「家鄉」,無論現價比買入價跌了一成、五成、甚至九成,他們總認為一日未賣出,一日都有希望,未賣出就未算真正蝕錢。
正是由於他們錯誤的金錢觀念,認為現金數目就是一切,引致在決策上基於賺蝕數目,而不是基於那股票本身的因素,即是他們並不是由事實作出決定。

盼有奇蹟發生

就算他們明知該公司沒有前景,就算他們認為股價仍會下跌,他們都不肯止蝕,盼望有奇蹟發生。
十年前,筆者曾經投資一隻經典股⸺電訊盈科(00008),相信當年有買股票的,絕大部分都曾投資過這隻股份。
此股股價由當年高位140元跌至今天3元(假設當年投資140萬元,今天僅剩下30,000元),損失慘重的投資者多不勝數。
然而,足足十年了,到今天仍死守不放的大有人在。
多年前,香港電訊(電盈前身)不單是藍籌股,派息又高,是一間不錯的公司,可說是不少人的愛股。
但到了2000年,當時正值科網股泡沫;加上合併因素引至無限憧憬,電盈股價升至極不合理的水平。

而在合併後,大量負債及市場轉變,令公司的本質已經改變。

止蝕是最明智決定

當一間公司的質素有問題,這時無論股價下跌多少,亦要嚴格執行止蝕。
當年筆者投資此股,在買入後不足半年已下跌了七成(若當年投資技巧更佳,理應在更早時候就止蝕),股價由買入價40元跌至10元。
當筆者明白自己的錯誤後,止蝕就是最好最理智的決定。
因此,筆者決定狠心止蝕,只剩下三成的本金。而在筆者止蝕後的數個月,電盈股價又再下跌一半。
有些人會認為只剩下三成的本金,寧願選擇死守不放,期望有一線生機。
那麼,請看看電盈多年的股價,多年來都只跌不升,在這十年內的任何一刻止蝕,投資其他股票,亦可得到更佳的回報。

其後,筆者將剩下的三成本金投資在其他股票,將資金逐漸滾大,經過幾年時間的努力,憑這剩下的本金成功完全收復失地。
執行止蝕有幾個重要原因:
(一)止蝕不是放棄,而是保留實力,將餘下資金轉投資較優質的股票,才可以有真正翻身的機會,亦是最理性的解決方法;
(二)這是重要的風險管理,投資者不要令自己處身於高風險當中;
(三)止蝕是重要的一步,投資者毋須再背負著一個錯誤的投資,令思維上更有效地找尋及投資更好的股票。

贏粒糖輸間廠

任何投資大師、成功的基金經理,都會理智地執行止蝕。
若果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者,第一步就是學會止蝕。

但很多投資者一生都學不好,止蝕可說是知易行難,要做到就必須用理智行事而非感情用事,克服心理因素。
錯誤二:錢要落袋才算賺。
「贏粒糖,輸間廠」正是「高風險,低回報」的寫照。這種賺就賺得少,輸就輸得多的結果,其實是由投資者自己一手做成的。
由於投資者對金錢錯誤的觀念及心理問題,引致太著重賺蝕的數目,給了自己無形的心理壓力。
在長遠而言,他們會保留虧損交易而心急將獲利交易賣出,即是壞的就要;好的就不要。
舉例說,某投資者買入了股票A及股票B,股票A升50%;股票B跌50%。
惟這位投資者在股票A升了10%時已「先行獲利」,而股票B則死守不放,由原本沒有賺蝕自製成虧蝕,自己親手把投資變成「高風險,低回報」。

這種錯誤行為在香港很普遍。「股聖」Peter Lynch把這行為形容為「拔掉鮮花,澆灌雜草」,正是反映了「不止蝕等於不虧蝕」加「錢要落袋才算賺」的後果。
人們面對金錢問題時,情緒會較為敏感,思維很容易被情緒主導,而非由理性主導。
當股票上升有潛在利潤時,因害怕「股價下跌令利潤化為烏有」的心理壓力逐漸加大,最終思維被情緒主導,只能賺取些微利潤。
相反,當股價下跌時(無論跌多少),感情上會很希望股價能返回買入價。
縱使希望與現實有一段距離,思維亦會因此被感情因素主導,而非事實與理智主導,引致不願意面對現實,最終造成更大虧損的結果。

只要投資者反其道而行,輸要輸得少,贏要贏得多,以「低風險,高回報」為投資的原則,便能輕鬆致富。
下期再談其他錯誤投資觀念。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