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銀行牌 香港金融管理局, 申請書, 牌照, 虛擬銀行, 德勤, 冼君行, 香港中文大學, 徐家健,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 方保僑, 失敗

虛擬銀行牌 三成申請打回頭 專家解構致命原因|冼君行| 徐家健|方保僑

理財

廣告

上週有報道指出,香港金融管理局收取約30份虛擬銀行申請書後,卻在公布結果前以遞交資料不足為由把約三分一申請者打回頭,而首批牌照也可能順延至明年首季才發出。今期「虛擬銀行解碼」邀得德勤中國管理諮詢合夥人冼君行、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徐家健、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齊齊集思廣益,解構申請人遞交申請文件時出現甚麼問題,及欠缺那些文件最容易導致申請虛擬銀行牌照失敗。

撰文:Smart ED編輯部  |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申請香港虛擬銀行牌照並不簡單,首先最低註冊資本金額就要3億港元,還要就風險管理、退出策略及營運方針等做好準備才有資格角逐牌照。

冼君行指出,申請虛擬銀行牌照所需的文件多如繁星,動輒要準備超過100份文件。

當市場開始知道政府有意發出虛擬銀行牌照,到集齊投資者、招攬銀行管理的人才,及技術合夥公司;再到集齊班底,才去準備文件,中間涉及大量時間。

申請人低估申請複雜性

冼君行估計可能有申請人低估準備申請文件數量,在申請截止前都未能完成相關文件。

即使申請人入紙申請,由於文件不齊全,金管局只能把申請打回頭。

此外,冼君行亦提及政府非常着重股東背景,例如若果股東曾經破產,或有任何犯罪記錄,申請就會駁回。

當然資金不足也是打回頭的原因,冼君行不諱言,有些金融科技公司在首兩輪集資僅能籌集數千萬元,要突然籌集過億元資金以應付申請條件是非常困難。

另一邊廂,徐家健猜測,有部分虛擬銀行牌照申請人的業務計劃可能不夠持續性,沒有清楚列明未來的具體業務,有機會成為金管局婉拒的原因。

現時市傳數間本地的金融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及大型銀行的申請被打回頭,徐家健認為他們現有業務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反而他們申請虛擬銀行牌照時,其業務計劃能否可持續發展才是問題所在。

可能欠提交科技風險評估

徐家健估計申請人欠缺提交科技風險評估亦可能是被打回頭的原因之一。

現時政府需要申請人邀請專家評估一系列有關資訊科技及網上風險,申請人可能是聘請金管局不認可的專家做評估,直接導致申請失敗。

即使傳統銀行已有申請牌照的經驗,惟以往並沒有著重於科技風險評估這個環節,只有申請虛擬銀行牌照才有這項要求。

所以申請者有很大機會疏忽此項評估,而未能做到金管局要求水準,因此申請人聘請私人公司來評估可能仍未足夠,還可能須要認可團隊來評估。

持有SVF牌照更有優勢

徐家健特別提到申請虛擬銀行牌照須準備退場計劃文件。

徐家健指出以往申請銀行牌照亦未必需要提交此類文件。他估計可能申請人撰寫的退場計劃寫得太籠統,不足以令金管局感到放心。

方保僑指現時已擁有儲值支付工具(SVF)牌照的公司,理論上可以一條龍辦理虛擬銀行業務。

方保僑指出並非所有SVF持牌人士同時申請虛擬銀行牌照,惟擁有SVF牌照的申請人再做虛擬銀行,成功的機會更大。

因為申請人已審批過一次,更加清楚遊戲規則,反觀沒有申請SVF經驗的申請者爭奪虛擬銀行牌照就會複雜得多。

冼君行、方保僑和徐家健均同意,推遲發牌對整個虛擬銀行及金融發展沒有太大影響,因為只是押後一季左右,分別不會很大。

方保僑補充,現時推出虛擬銀行會否讓整體經濟運作更加𣈱順實屬疑問,像「轉數快」現在做了上億元交易。

現實上並不是真的創造額外經濟收益,只是把市民轉數的途徑由傳統銀行改到網上,因此並不會有太大影響。

不過現時推遲發牌時間,可讓金管局有更多時間修正發牌準則。

推遲發牌=金管局把關嚴密

另一方面,徐家健認為推遲發牌可給市場一個訊息,就是金管局把關相當嚴密,虛擬銀行和傳統銀行的發牌條件一樣,而且還要審批更多科技上的問題,希望此舉更可派給市場一粒定心丸。

惟徐家健批評金管局發牌制度不夠透明度,如果需要推遲一年半載發牌並沒有太大問題,但政府需要和市場解釋清楚,不要讓大家「估下估下」。

例如申請人欠缺甚麼,政府都應公佈出來,讓所有人知道政府的決定是基於某準則,讓下次需要申請牌照的人可以借鑒。

德勤中國管理諮詢合夥人冼君行表示,發展虛擬銀行,相關員工須對金融及科技均要有所認識。

只懂科技而不懂金融不行,只懂金融而不懂科技也不行。有為數不少的金融科技公司只懂寫程式,卻不懂金融,可能有很多創意的想法。

惟不熟悉相關法例會令相關業務變成高利貸,或違反了外匯管理條例和洗黑錢條例。技術層面上涉及機械學習和大數據分析,冼君行認為這樣並不是很複雜。

惟虛擬銀行從業員最少要有相關概念,須知道程式有甚麼能做到,有甚麼不能做到。

<!—next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