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謬論與機會成本|格爾專欄
廣告
最近筆者回港探望父母,剛好親身經歷了「五百年一遇」的水災,母親在新聞看到水災造成的破壞便問我,水災的修復工和被水浸壞汽車的維修會否帶動香港經濟呢?這時我便想起一個經濟學概念—破窗謬論。
破窗謬論認為敲破窗戶可以讓修窗工人與玻璃生產商受益,工人和商家賺到錢會加大消費,創造乘數效應,刺激內需帶動經濟復甦。大家認為這個說法合理嗎?這個觀點看似說得通,但實際上是犧牲了機會成本。如果窗戶沒破,屋住便可以將維修的支出用於購買更有價值的商品或服務,以被水浸壞的車子為例,原本車主可以用修車的支出來為家中添置家俱,能為家俱商創造商機,家俱商賺到錢後能購買其他生產商的產品,同樣也能創造乘數效應。
但因為車子被浸壞,支出被轉移成花錢維修汽車,不但車主失去原本可用來添置家俱提升生活質素的金錢,來做原本不需要的汽車維修。維修汽車所創造的乘數效應,與原本買家俱的乘數效應抵銷,但卻車主損失了原本可以同時擁有未被浸壞的汽車以及新家俱的機會,整體來看車主與社會皆承受了損失。
撰文:格爾圖片來源:patreon@EDfat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