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退休儲蓄出現12.5年收入缺口 亞洲第二高 僅次台灣 |宏利
撰文:麗爾|圖片:新傳媒資料庫
調查於今年5月至6月在香港、台灣、新加坡等地進行,透過網上問卷形式,調查逾4000人。受訪者為年屆25歲或以上的中產至富裕投資者,均為家庭中財務事宜的主要決策者,而且現時持有投資產品。
香港人享有全球最高人均壽命,男女平均壽命為81.9及87.6歲。按港人平均退休年齡為60歲計算,他們退休後的平均壽命將超過20年。
調查中的受訪者退休儲蓄平均為2.9年收入,與預計退休所需金額相差12.5年,為亞洲所有接受調查的市場位列第二,僅次於台灣。
調查發現,55%香港受訪者從事或考慮從事數碼化全職或兼職工作,當中過半數於網上尋求工作機會或於網上銷售,32%希望以網上分享以及分享文字或影音內容,吸引觀眾並獲得收益,而21%則致力成為網紅或意見領袖。
在從事數碼化全職工作的人士中,67%希望能獲取更多有關財務管理及收入再投資的資訊,而62%則認為鑑於收入變得不穩定,因此需要增加退休儲備;47%的人士對缺乏收入穩定性及保險保障表示擔憂
香港數碼化工作兼職者賺取的收入佔總收入的16%,他們希望日後比率可提升至26%。調查又指,78%受訪者希望退休後繼續從事全職及兼職工作,72%認為數碼科技可增加退休後工作的可能性及靈活性,另外過半數希望維持或提升生活水平。
宏利財富及資產管理(亞洲)零售財富分銷區域主管李錦榮指香港人面對龐大退休儲蓄缺口,同時數碼化職業湧現亦成為時代趨勢,港人透過精明管理數碼化職業收入,以及改善對儲蓄及投資的知識和態度,有機會可縮小儲蓄缺口,改善退休生活。
延伸閱讀:想保持生活方式不變 法則:港人安享退休需儲蓄12倍年薪
【理想】個個打工仔都想提早退休,但講就容易。有機構發表「退休儲蓄法則」,估算香港人在65歲退休時,需要累積相當於退休前年薪12倍的資金,才能夠維持退休之前的生活方式。
撰文:浩德 | 圖片:unsplash
根據投資公司富達國際今天推出的「富達退休儲蓄法則」,該「法則」根據香港人口壽命、消費模式及通脹率等資料編製。
「法則」圍繞每年儲蓄率、儲蓄進度計、入息替代率,以及潛在可持續提取率4四個關鍵的退休參數,為港人設定退休儲蓄目標,並提供進度監察的指引。
「法則」使用投資者個人年薪的倍數作爲計量單位。
65歲年薪36萬 需約432萬儲蓄
例如,若一位65歲長者退休時年薪為36萬港元,根據12倍的儲蓄倍數,他需要約432萬港元的儲蓄,以確保退休後生活質素不變。
「法則」亦提供不同年齡階段的儲蓄目標,方便港人參考和追蹤進度。
35歲應累積年薪3倍的退休資金
富達國際分析發現,香港人在年滿35歲時,若退休儲蓄進度理想,應累積相當於年薪3倍的資金作爲退休用途。
例如,假設一位35歲的年輕工作人士年薪為20萬港元,他的退休儲蓄應已達到年薪3倍,即60萬港元。
如此類推,儲蓄進度在45歲時應增至6倍;55歲時增至9倍;直至65歲退休時達到12倍。
為幫助港人達成退休儲蓄目標,「法則」建議工作人士在10%的強積金供款以外,於25至65歲期間,每年再儲蓄年入息20%(每年儲蓄率2)或以上的稅前收入作退休用途。
富達的分析發現,大部份香港人的個人儲蓄需要足夠提供相當於48%(入息替代率3)的退休前入息,才可保持退休後生活方式不變。
假如由25歲至65歲每年儲起收入的20%(MPF供款除外),應足以實現這一財務目標。
港人退休儲蓄的3大建議
對於港人如何更好地為退休儲蓄,陸劍平建議:「首先是盡早開始,尤其是針對年輕一代,加長累積時間可以讓他們充分利用複息效應。
其二是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即使只是增加1%的儲蓄率,長期來看也會為退休儲蓄帶來可觀的財富。
第三,積極、正確地進行投資,對於港人來説,退休投資的主要方式有強積金投資和個人儲蓄投資;
在任何情況下,投資者都需要根據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及對回報的要求制定合理策略,並堅持長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