撳個掣交水電煤氣費 電子錢包交費賺回贈

撳個掣交水電煤氣費 電子錢包交費賺回贈

理財

廣告

交水、電、煤氣費和家居寬頻上網等雜費,除了用繳費靈(PPS),或親身去郵局、7-Eleven便利店等傳統方式繳費外,不少機構都已接受用戶以電子錢包繳費,在屋企撳幾個掣便完成繳費,簡單方便。同時,使用信用卡綁定電子錢包增值,每次繳費就可以順便賺埋信用卡積分或回贈。每個月都要交的賬單,一年加起來金額都不少,揀對電子錢包來繳費隨時可以慳不少。

基本上,本港主流的電子錢包都可以繳交指定政府及公用事業賬單,包括PayMe、八達通錢包、AlipayHK,以及WeChat Pay HK等都可以用作繳費。

另外,銀聯的電子錢包雲閃付,也已開通香港本地繳費服務,涵蓋九大類型的生活服務費用。

這包括公共服務、電訊服務、物業管理、收費電視、膳食服務、幼稚園、小學和中學教育、專上或專業教育、校友會或家長教師會等,首批涵蓋的商戶共逾500間。

AlipayHK交水電煤氣費最齊

不過,比較各個電子錢包,目前用AlipayHK已可以交齊水費、電費(包括港燈或中電)和煤氣費,是最方便的電子錢包。

用WeChat Pay HK同樣可以繳交水費和煤氣費;惟電費則只限繳交中電的賬單。若是居住在港島區、鴨脷洲及南丫島的家庭,港燈目前只接受AlipayHK繳費。

想用AlipayHK繳付電費或煤氣費,只需選擇「繳費服務」後,再選擇「公共事業機構」,便可以連結至中電、港燈或煤氣賬單繳費。

至於使用WeChat Pay HK繳交賬單,過程亦是撳幾個掣便完成,在選擇「Pay」後,再選擇「生活繳費」,便可以揀選想繳交的賬單類別。

撳個掣交水電煤氣費 電子錢包交費賺回贈
(圖片來源:iStock)

用電子錢包繳費來賺取回贈,原理是基於用信用卡增值電子錢包,增值金額視為信用卡簽賬可享回贈或優惠。

但要留意,並非每張信用卡都承認電子錢包增值為合資格簽賬。

例如,滙豐銀行的Red信用卡就列明,任何增值電子錢包之交易,並不計算為合資格簽賬,所以在綁定電子錢包前最好詳閱「合資格簽賬」條款的不適用範圍。

再以Citi Cash Back信用卡為例,凡是合資格簽賬都有1%基本回贈。

根據其條款及細則列明「不合資格簽賬」並不包括增值電子錢包,這意味用該卡綁定電子錢包增值,暫時仍然會有1%回贈。

倘若平時有儲飛行里數的習慣,東亞銀行World Mastercard卡簽賬可賺里數,每5元的合資格簽賬可獲1「亞洲萬理通」里數;但電子錢包中只限為PayMe增值,才視為合資格交易。

當然,用戶也可選擇直接用信用卡自動轉賬繳費,但部分機構只接受特定信用卡,局限性相對大。

以港燈為例,該機構只接受持有星展銀行(香港)、集友銀行及南洋商業銀行信用卡,以及美國運通卡的住宅用戶,登記信用卡自動轉賬。

另外,水務處一律不接受信用卡自動轉賬,但可經電子錢包掃描二維碼繳費。

留意信用卡交易免手續費額度

尚有一點要留意,近年電子錢包也不斷收緊信用卡交易免手續費額度,用信用卡增值電子錢包至某個金額,會收取手續費。

其中,AlipayHK的信用卡每月免手續費轉賬限額視乎認證等級,未認證賬戶每月免手續費限額為500元;中級和高級認證賬戶同為1,000元。

如超出免手續費限額,AlipayHK會向中銀信用卡收取1.5%的手續費;其他信用卡的手續費更達3%。

至於WeChat Pay由2022年10月起,更取消每月1,000元信用卡交易免手續費額度,用信用卡增值餘額、轉賬及支付商戶一律都會產生手續費。

手續費按金額比例收費,銀聯和中銀(香港)信用卡皆收取1.5%的手續費;其他信用卡則收取2.5%的手續費。

因此,以目前信用卡回贈優惠看,用Citi Cash Back信用卡綁定AlipayHK,並完成至少中等認證,每月為電子錢包增值最多1,000元,會有10元回贈,一年下來便有120元。

WeChat Pay HK可繳四家電訊商賬單

另一方面,日後想繳交家居及流動電話的電訊服務費用亦很方便。

近期WeChat Pay HK宣布與1O1O、csl、Club Sim及i-Cable合作,進一步拓展電訊繳費的電子支付場景。

用戶由即日起,可以透過WeChat Pay HK繳交四間營運商的相關電訊服務費用,方便用戶在一個平台上繳費不同電訊公司的賬單,毋須切換不同的應用程式。 

其中,i-Cable旗下有線電視、有線寬頻、家居電話及iMobile,均可使用WeChat Pay HK繳付費用。

用戶亦可連結有關賬單,省卻每次重複輸入電子賬單號碼的步驟,而新一期賬單發出後,已於WeChat Pay HK登記的用戶,亦會收到繳費提醒。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