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供款】強積金可扣稅自願供款 VS 延期年金 3大考慮因素 教你點揀?|imSure
撰文:高永輝(imSure)|圖片:unsplash
強積金供款 VS 延期年金
強積金可扣稅自願供款 、延期年金是甚麼?前者是在僱員及僱主每年強制性供款計劃(MPF)之上所提供額外的供款計劃。僱員可自願性選擇參加與否,參與者可開設TVC帳戶進行每年供款,至65歲(除符合法例訂明的特定情況外)才可提取帳款。
合資格延期年金則是一種長期保險產品,設有累積期,投保人一般於在職時以分期形式繳付保費,讓資金在累積期內滾存投資,直到指定期限或退休後才開始領取年金收入。
合資格延期年金資格:
- 獲保監局認證為QDAP
- 保費總額最少為18萬元,供款期最少5年
- 年金領取期最短為10年
- 年金領取人須年屆50歲或以上才可領取年金
兩者之間又應如何選擇?筆者建議各位考慮以下三大因素:
1. 風險承受能力:求穩陣 VS 高回報?
投資涉及風險,故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至關重要。整體來說,合資格延期年金屬較「穩陣」的保本產品,設有保證回報部分,令客戶可無懼市況波動;但回報率相對較低。
參考現時市面上合資格,延期年金產品的保證回報率由0.01%至3.33%不等,普遍低於平均通脹率。而延期年金另設非保證回報部分,回報率較高,但要視乎保險公司的投資結果。
相比之下,強積金供款則未必設有保證回報部分,並由客戶主導選擇不同種類的基金,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可賺取較佳回報。整體來說,延期年金的投資風險較強積金供款低,但回報率亦相對較低,讀者可視乎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作選擇。
2. 供款期能力:延期年金供款期最少5年!
打工仔在選擇退休儲蓄產品前,亦需考慮有關產品是否設供款期限制,並審視自身的現金流靈活性是否足以應付供款。強積金可扣稅自願供款不設供款期,即使客戶手頭上的現金流較不穩,亦可以隨時停止供款,相對較靈活。
而合資格延期年金則設最少5年的供款期,保費總額最少為18萬元,客戶以分期形式繳付保費。因此若選擇延期年金產品,手頭上的現金流相對要較穩定。由於供款期較長,故保險公司自身的財務健全性、以及售後服務是否優質,亦是消費者選擇指標。
3. 提取年期各有不同!
兩款產品最大分別在於提取年期。除非客戶符合法例規定下的特定情況:提早退休、永久性離開香港、完全喪失行為能力、罹患末期疾病或死亡等,否則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跟傳統強積金一樣,必須到65歲才可一筆過或以分期方式提取。
另一方面,合資格延期年金指明,受保人年屆50歲或以上已可領取年金,並可選擇以「自製長糧」方式,每月定額提取部分年金,應付退休後每月的日常生活開支,切勿單以扣稅優惠作考量!
最後亦要提醒消費者,雖然早前有合資格延期年金產品,標榜可於五年供款期後取回本金並賺取扣稅優惠,但應避免以此作為購買延期年金的目標。因為延期年金的作用是幫助打工仔提早為將來退休作準備,有應急錢可使用,如果為賺取扣稅優惠而提早退保,只會違背延期年金的設計原意,失去退休保障。從退休理財角度而言,各位打工仔亦宜規劃一籃子退休方案,以分散風險。
延伸閱讀:駿隆MPF報告出爐!打工仔10月強積金人均賺4,841元
*本文章內容只供參考,imSure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