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男子執43萬日圓拾遺不昧 卻因失主「咁樣做」起訴對方賠償
然而,拾獲者在交還錢包時留下了自己的聯繫方式,卻始終未收到失主的回應。於是,他決定通過警方與失主聯繫。出乎意料的是,失主卻以「我很忙」為由掛斷了電話,後來更多次未接聽拾獲者的來電,也無視短信聯絡。失主對70歲老伯的感激之意卻遲遲未表達,老伯在2月份向法庭提起訴訟,要求失主支付8.6萬日圓(折合約6,750港元)的賠償金。最後,雙方達成庭外和解,失主支付了7.5萬日圓(折合約5,900港元)作為謝禮。
遺失物法的沿革
在日本,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法律叫做《遺失物法》。根據這部法律,失主有責任向拾得者支付遺失物價值的5%至20%作為報酬。日本的遺失物法早在明治32年(1899年)就已制訂並實施。由於其章程詳細、操作性強,這部法律只經歷過幾次小修改,一直實施了100多年。然而,有些條款不適用於現代遺失物,如含有數據的電子產品。因此,新的《遺失物法》於2006年公佈,並於2007年12月正式實施。
遺失物法的影響及日本民間素質
在日本,拾金不昧並非純粹出於個人道德,而是受到法律約束。失主取回失物後,必須依法支付遺失物品相當價值的5%-20%的酬謝金。同時,日本國民普遍素質較高,對拾得者的感激之情也表現得更為真誠。現行的《遺失物法》規定遺失物的保管期限為3個月,若無人認領,則所有權歸拾得者所有。因此,在日本,拾金不昧已成為一種普遍的良好行為,得到了法律和民間素質的共同支持。
日本的遺失物法確保了拾金不昧成為一種受法律約束的行為,同時也反映了日本國民普遍較高的素質。在這個法治與民間素質相互促進的環境下,遺失物品能夠找回的概率極高,使日本成為了一個令人欽佩的國家。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