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性存錢

內地年輕人「報復式存錢」、網上尋找夥伴勒緊荷包:公開兩個慳家大法

理財熱話

廣告

「報復性存錢」近期成為中國社交媒體熱門話題。經濟低迷促使內地年輕人設定嚴格的儲蓄目標,縮減日常開支,甚至在網上尋找「存錢夥伴」互相監督,確保自己能堅持存錢計劃。

中國年輕人報復性存錢熱潮

中國市場研究集團(CMR)指出,與2010年代追求消費、即使負債也要購買奢侈品的年輕人不同,現今的內地年輕人更加注重儲蓄。「反向消費」和「摳門經濟」等詞彙的流行,反映出他們在經濟壓力下緊縮荷包的現象。一位26歲的網民在小紅書上分享她如何每天僅花10元人民幣作為膳食費,並將每月支出限制在300元人民幣。

亦有專家表示,內地居民拒絕消費的現象確實存在。年輕人因為找不到工作或難以提升收入,只能減少支出。根據內地官方數據,5月份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為14.2%,遠高於全國平均的5%。去年大學本科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為6050人民幣,僅按年增長1%。

事實上,疫情過後,報復性儲蓄成為中國年輕人最流行的話題。他們有意識地減少支出,積極尋找折扣和高性價比的商品,這成為主要的生活方式。「反向消費」和「摳門經濟」等流行語,正反映了中國年輕人緊握荷包的現象。

報復性存錢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專家認為,中國年輕人消費越來越謹慎,主要與經濟表現不佳和青年高失業率等因素有關。報復性儲蓄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年輕人設定了極端的每月儲蓄目標。一位26歲、帳號名為「小宅宅」的女生,詳細記錄了她如何將月花費控制在人民幣300元內,或將每日餐費控制在人民幣10元。

有年輕中國網民在社交媒體上誠徵「存錢搭子」,建立群組,每天貼出自己的每月預算、今日花費與可用餘額,互相督促。有人甚至到老年人社區食堂用餐以節省開支。

「中國年輕人展現出一種報復性儲蓄心態,」中國市場研究集團董事總經理雷小山表示。不同於2010年代的年輕人經常入不敷出、借錢購買奢侈品,現在的他們開始增加儲蓄。

社交媒體上還有許多實踐報復性儲蓄的方法。例如,網購時搜尋化妝品的瑕疵品、買衣服時選擇剪標品、購買日用品時選擇散裝產品,或是尋找平替品。在購買高單價物品或會員制服務時,則尋求試用機會,或是小成本試錯,先單次、單月消費,避免花上冤枉錢。

延伸閱讀:Bitcoin爆倉!比特幣低見53,700元 13萬名「幣圈韭菜」一夜間慘遭強制平倉

延伸閱讀:蘇民峰專訪影片│預言九運賣樓最佳時機+港人移民五行八字:呢類人最易回流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