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長者設計餐具設施 共建年齡友善廚房
照顧長者要留神,社區飯堂更需注意安全。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學院學生提出多項「長者友善」改良方針,如特別為長者而設的餐具。項目於白田村的「膳深軒」實踐出來,為退休的「第三齡」員工及長者「飯友」帶來便利。
學院於去年展開「年齡友善的社區廚房」項目,並在今年初整合建議及出版「年齡友善的社區廚房實用指南」,指南共八大範疇及119項建議,按安全、衛生、效率三大類別檢視,並適用於所有年齡人士或第三齡用家所需。項目選址位於白田村的「陳婉珍第三齡義工中心暨膳深軒」,於今年9月試行並首次採用12項建議,以改良中心工作流程、環境。
改良方針包括大門外設有扶手、可移動儲物空間、飯堂當眼位置設有是日餐單和當值表的展示牌、地上防滑貼、洗手盆地下加設防滑墊、採購年齡友善餐具,如可彎曲餐具、帶有輔助夾的筷子等「長者友善」改良方針。團隊期望多個社區經營的熱食服務點及安老院舍可作參考,亦希望對整體飲食業面對員工老齡化的挑戰,帶來新啟發。
「膳深軒」社工徐葉駿表示,中心現有80名義工及2名第三齡員工,服務對象近八成為長者,約1,780位居住石硤尾區人士。疫情期間飯堂全面改為外賣,每月數量達4,000餐次,他昐望項目能改善廚房工友工作條件和「飯友」安全。他指有行動不便的「飯友」反映,拐仗不時會撞到其他長者和跌在地下,造成大家不便,而設計同學聽取意見後並採購拐杖扣安裝在飯桌旁邊,方便長者使用。
在中心服務近2年的金玲,今年60歲,由第三齡義工轉為兼職員工。她指自己住在鄰近,退休後覺得自己身體壯健便決定來中心做義工,坦言「每日見到老友記好開心,又能幫到佢」。她表示,退休前的工作亦與飲食相關,而飯堂加設的新設備令她工作安全又放心,如送餐通道地上加設防滑貼、大門外的扶手,能預防工作時受傷又能方便行動不便的長者。她又補充,學生們設計的圍裙用了兩種物料製成,質料既防水既容易清洗,而圍裙左右兩旁用毛巾質料製造,方便義工們工作時抹手,顏色亦選用淺色為主,工作時染上污跡也能及時發現和清洗。
位於深水埗白田村的「膳深軒」於2016年投入服務,主要為區內基層、獨居長者及低收入人士提供廉價飯餐服務,並招聘退休人士作第三齡義工和職員,參與廚房、飯堂及中心運作。
資料來源: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