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承諾「小米不逃避」 遇難者家屬盼釐清真相防悲劇重演
小米SU7事故引發關注
2025年3月29日22:44,安徽德上高速(G0321)銅陵樅陽段,一輛小米SU7標準版發生嚴重事故,車輛撞擊護欄後起火,導致3名女大學生身亡。事故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網傳「車門鎖死」與「電池自燃」等說法加劇輿論爭議。小米汽車於4月1日兩度回應,創始人雷軍當晚發文承諾「不逃避」,家屬則希望查明真相,避免類似悲劇。
事故詳情:NOA轉人駕後碰撞
小米汽車微博披露:
- 行駛狀態:車輛處於NOA智能輔助駕駛模式,時速116公里。
- 路況與反應:因施工改道至逆向車道,系統檢測障礙後提醒並減速;駕駛員接管後轉向,撞擊前時速降至97公里。
- 後果:車輛撞水泥護欄後起火,燒至僅剩框架,3人死亡。
小米強調,起火原因並非「自燃」,具體待警方調查確認。AEB功能(自動緊急制動)在SU7標準版中適用於8-135公里/時速,但不響應錐桶、水馬等障礙物,事故時未觸發。
核心資料列表
項目 | 詳情 |
---|---|
事故時間 | 2025年3月29日22:44 |
車型 | 小米SU7標準版 |
行駛狀態 | NOA(116km/h)轉人駕(撞前97km/h) |
傷亡 | 3名女大學生死亡 |
起火原因 | 非自燃,具體待查 |
AEB功能 | 適用8-135km/h,不響應錐桶等障礙物 |
小米回應:承諾配合調查
小米表示,事故後立即聯繫車主(非駕駛員),啟動緊急救援並報警。專項小組已於3月30日抵達銅陵,31日提交行駛數據,現待警方安排與家屬會面。公司尚未接觸事故車輛,對「車門鎖死」等質疑暫無結論。雷軍4月1日晚發文,表達哀悼並承諾:「無論發生什麼,小米都不會逃避,將持續配合調查,盡力回應家屬與社會關切。」
家屬訴求:查明真相防悲劇
遇難者之一羅某父親對澎湃新聞表示,失去親人痛不欲生,希望小米詳細通報車輛是否存在安全隱患,避免後續悲劇。微博用戶@詩雨370491153(認證為遇難者母親家屬)在雷軍回應下留言:「希望說到做到。」家屬質疑小米未主動聯繫,且回應避重就輕,未解釋車門與安全系統問題。
社會反響:安全隱患爭議加劇
事故引發對小米SU7安全性的質疑。網民與家屬質疑車門是否鎖死、AEB是否失靈,批評小米回應缺乏實質信息。4月1日,小米股價(1810.HK)收跌5.49%,報46.85港元,成交額214.74億元,反映市場擔憂。微博話題「#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件細節」登上熱搜榜首,網友呼籲徹查起火原因與智能駕駛可靠性。
分析與展望:真相待解
小米強調起火非自燃,但未解釋車門與電池問題,難平眾疑。SU7標準版純視覺方案(無雷達)在夜間施工路段的表現受質疑,NOA切換人駕僅2秒的反應時間亦顯不足。事故暴露智能駕駛技術局限與電動車安全挑戰,小米需以透明調查重建信任。若真相未明,SU7銷量(上市一年超20萬輛)與品牌形象或受長期影響。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