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投資者信心回升 外資怕「執輸」加速補倉
廣告
港股熱度與信心復蘇
2025年第一季度,港股表現強勁,恒生指數一度逼近25,000點關口。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接受報章訪問時表示,國際投資者對香港態度轉為積極。部分基金經理坦言,過去因地緣政治憂慮低配香港與內地市場,如今擔心「錯失機會」(執輸),正加速補倉,推動市場活力。
信心指標:交易量與外資布局上升
陳茂波指出多項跡象顯示投資者信心回暖:
- 股市活躍:首季股票銷售額達1,248億港元(160億美元),按年增11倍,重奪全球第二。
- 外資動向:機構擴大本地業務,家族辦公室數量激增至2024年底的2,700家(較2023年增30%)。
- 資產管理規模:香港管理資產約4萬億美元(約31.2萬億港幣,按1 USD = 7.8 HKD),超半數來自海外,美國與歐洲金融巨頭持續擴張本地業務。
他歸因於內地經濟穩定、房地產風險緩解及消費升級政策,增強市場吸引力。
核心資料列表
項目 | 詳情 |
---|---|
恒指表現 | 首季逼近25,000點 |
股票銷售額 | 1,248億港元(160億美元),按年增11倍,全球第二 |
資產管理規模 | 4萬億美元(31.2萬億港幣),超50%來自海外 |
家族辦公室 | 2024年底約2,700家(+30%) |
資金來源 | 南向資金首季淨流入4,350億港元,創2014年來新高 |
應對疑慮:用數據說服外資
面對外資對地緣政治的疑慮,陳茂波強調以事實回應。他以資產管理業為例,指出香港仍是全球金融中心,外資流入未受阻礙。他預計地緣緊張將長期存在,但香港可「以發展促安全」,通過提升金融體系競爭力化解風險,包括放寬上市要求,吸引境外企業來港IPO,增強流動性與國際影響力。
樓市展望:穩定中待機遇
陳茂波表示,香港樓市逐步穩定,政府將謹慎控制土地供應,根據市場消化能力有序推出。他預測,隨著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市場估計2025年中降息0.5%),市民置業意欲將回升,樓市有望溫和復蘇。
市場反響與前景
港股首季表現領跑全球,彭博數據顯示南向資金流入4,350億港元,創滬深港通開通以來最高,外資補倉進一步推升恒指。陳茂波的樂觀表態與寧德時代即將赴港IPO(預計集資超50億美元)形成共振,市場預測2025年IPO總額可達220億美元。惟地緣風險與波動性仍存,香港需平衡發展與穩定以維持吸引力。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