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 | Baleno母企德永佳:客戶要求轉至越南生產 四招應對市道低迷
增越南廠房產能 避貿易戰影響
有些客戶因擔心關稅的影響,要求將生產遷移至越南廠房。何麗康透露,因應客戶要求,集團已加大產能,於2024/25財年的上半年,越南的產能已達到22萬磅,已經超過23/24財年全年的15萬磅。而員工人數達1100人,產能使用率已達到八成,越南廠房亦於2024年3月開始扭虧為盈,24/25年上半年來自越南的營業額,約佔集團整體約13%。
德永佳執行董事潘浩德表示,特朗普在上任前,已經公布了其關稅政策,有些客戶確實會提早於2024年第四季出貨,但亦有一些則索性暫停訂單觀望,到現在首階段只加10%,有些客戶再從新恢復訂單,所以整體來說,加徵關稅對訂單影響暫時未見太大影響。而他亦坦言,對上一次特朗普加關稅,對集團整體生意影響也不大。
惟由於特朗普關稅政策仍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仍然有客戶要求將生產轉到越南,故未來仍會逐步提升越南廠房的產能使用率,還會籌備第二期越南廠房擴建,目標是2028年完工,期望屆時產能可再翻一番,屆時越南產能或佔整體產能的三分之一。
何麗康又透露,近年國內客戶的紡織訂單有所增加,現時約有三成是國內訂單,未來有機會增至四至五成。
人幣貶值反有利財務表現
特朗普加關稅後,人民幣亦有貶值,目前美元兌人民幣大約是7.3水平。德永佳財務總監陳志漢表示,由於集團以美元計價,人民幣貶值反有利集團兌匯收益。對於近日市場預期通脹會升溫,棉花亦有機會漲價,陳志漢表示集團並沒有炒賣棉花期貨,只貯存足夠應用的棉花水平,不用擔心商品價格波動影響集團財務。未來若然棉花漲價,由於集團在紡織業也有領導地位,有能力將成本轉嫁予客戶。
德永佳亦有領售業務,在內地及香港都設有Baleno門店。對於近年中港零售市場不景,集團採取了以下應變方式。
零售低迷 關閉虧損店數目
首先,縮減了門店數目,把虧損及沒有盈利的門店關閉,實行輕資產模式。何麗康表示,內地目前自營店數目同比淨減少了273家,較整體數目削減了約一半。香港則於2024年度削減了三家門店。
第二,增加電商業務,集團去年雙11的電商銷售上升了3.7倍。何麗康指出,由於內地內捲情況增加,國民轉向低消費模式,大多會於線上購買價廉物美的物品,故未來會再加強電商的曝光率。
第三,節省成本,整合集團的物流,倉儲將集中在東莞,實施「一倉發全國」政策,減低物流成本。於24/25上半年,集團的物流及行政開支已節省1160萬港元。至於香港店方面,會積極跟業主商議租金下調的可能。何麗康透露,去年有17間店成功續約,租金下調幅度超過兩成。
第四,調整銷售策略。何麗康指出,集團提早於2024年10月減價,將內地過季的產品放到香港減價促銷,雖然犠牲了毛利率,但整體銷售不跌反升,反映策略湊效。另外會在香港創立獨特的主題,例如研發了全新的超輕陽衣,2024年10月於啟德體育園更開設以體育為主題的旗艦店,店內主打運動主題產品。未來啟德體育園將陸續舉行大賽,期望能進一步提升銷售。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