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 業績

港交所出業績︳首季賺多37% 日均成交激增至2,427億元創新高

港股

廣告

港交所首季業績亮眼

港交所(00388)2025年第一季純利錄得40.77億元,按年增長37%,每股基本盈利3.23元,超出市場預期(彭博社預估平均值約39.5億元)。港股日均成交金額達2,427億元,按年激增144%,創歷史新高。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第一季是港交所歷來最佳季度表現,現貨及衍生產品市場成交量均創新高,季內16個交易日成交超3,000億元。港交所股價4月29日收報309.00港元,年初至今升2.32%,總市值約3,900億港元,反映市場對其強勁表現的正面反應。

核心財務數據與驅動因素

  • 收入與利潤:首季收入及其他收益68.57億元,按年增32%,主要受現貨、衍生產品及商品市場成交量上升推動,交易及結算費增加,核心業務收入達63.15億元,增長36%。EBITDA為52.54億元,按年增42%,利潤率升至78%(按年增6個百分點,按季增3個百分點)。
  • 投資收益與支出:公司資金投資收益淨額5.16億元,按年跌4%,因外部管理投資基金的公平值收益減少。營運支出增7%,包括因2022年鎳市場事件向英國FCA支付9,000萬元罰款及慈善捐款增加,但首季僱員費用因2024年支付高管退休福利後下降,部分抵銷增幅。
  • 滬深港通表現:滬深港通日均成交1,911億元人民幣,按年增44%。港股通日均成交1,099億元,創歷季新高,反映內地投資者通過南向資金積極參與離岸市場,淨流入439億元,按年增230%。

新股市場與展望

陳翊庭透露,第二季新股上市申請保持穩健,共有120宗申請在處理中,鞏固港交所作為全球領先新股集資地的地位。2024年港交所已有71宗新股上市,集資880億元,按年增90%,2025年首季延續增長勢頭,科技及生物科技企業佔比高,反映內地企業對離岸融資需求強勁。然而,中美關稅戰(美國對華245%關稅,中國報復125%)及市場波動(標普500自4月2日起跌10.5%)可能影響投資者信心,需警惕外部風險。

市場背景與質疑

港交所業績受惠於內地刺激政策及全球降息環境,但其增長高度依賴南向資金(佔總成交23%),若內地政策收緊或資金回流A股,可能影響成交量。此外,2022年鎳市場事件罰款顯示其風險管理仍存隱患,需持續改善監管以維持國際聲譽。

核心資料表

項目 詳情
純利 40.77億元,按年增37%,每股盈利3.23元
日均成交 2,427億元,按年增144%,16天超3,000億元
港股通成交 日均1,099億元,淨流入439億元,按年增230%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