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跑輸澳門原因
你好!聽說澳門又派錢了、已解決財赤問題,為甚麼近年澳門的發展好像比香港還要好呢?
讀者馮先生
澳門財政儲備回升至逾6,000億元,香港若計及發債已被超越;澳門已擺脫財赤,香港甚至步入結構性財赤。
澳門連續18年向市民派錢,香港則面臨削減福利、加費、加稅;澳門2023年人均本地生產總值(GDP)達52.87萬元,比香港39.56萬元高33.6%。
很難想像吧!過往香港人都會覺得澳門地方小、產業少、人口少,只有70萬人,僅香港人口不到十分之一,不會覺得澳門是競爭對手是吧?為甚麼會這樣?有外在因素,也有內在因素。
先講外在因素,香港是美國重點打擊目標;澳門經濟體比較小,過往主要靠賭業、旅遊、娛樂,在中美角力的戰場上影響不大。
相反,香港一直以來都是內地的對外窗口,雖然近年內地很多城市發展很快,香港已失去很多優勢,但是很多領域上,尤其是金融方面,例如對外融資、離岸人民幣結算等都仍然很重要,所以近年美國有很多針對香港的舉措。
澳門發展多元新產業
然而最重要還是內在因素。很多人說過往香港經濟產業窄,過分依賴金融地產,澳門何嘗不是過分倚賴賭業?
2011年博彩業佔澳門GDP的比例達高峰,約63%。隨後積極推動經濟多元化,2023年比例降至36.2%。
近年更制定《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重點發展旅遊休閒、會議展覽、中醫藥、現代金融等產業。
澳門在發展多元產業的時候,沒有放棄自己的優勢產業。他們是在穩固賭業及旅遊娛樂的基礎上,發展新的產業,例如筆者最近經常到澳門搞show,深深體會到那種相輔相乘的力量。
然而近年香港政府堅守「辣招」不放;疫情過後,近盤庫存積壓,供過於求,政府仍堅持不斷推地。
發展新產業,不等於要放棄優勢產業,更不等如要摧毀過去。
發展新產業,是需要時間的,需要大量資金的。正如澳門從來沒有放棄摧毁博彩旅遊,而是運用行業的優勢及資金發展其他事業,例如演藝盛事就很明顯。
發展產業,撥地就可以。安居樂業,多建資助房屋就可以,有必要趕絕資產階層嗎?
有錢就會有人才,就會有資金,發展甚麼都手到拿來;無錢,能發展甚麼?
眼見小市民、小業主負資產情況均愈來愈嚴重,信心出現嚴重危機了。
期望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會有驚喜,最重要是表態支持資產價格止跌回升。
停止新供應,除了北部都會區外,停止大型開發土地,因為供過於求了。
今天擁有香港資產的人,包括筆者,就是因為過去對香港政府,對中央有信心,相信香港未來會好,才會持有資產,才會留港建港不移民出走,請不要讓支持者失望!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是多少?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大約…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
九龍區有哪些大型屋苑放盤呎價最低?
九龍區不少受歡迎的大型屋苑呎價對比上月都有回落…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