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置業懶人包

首次置業懶人包 新手必睇首置按揭申請優惠比較 9成按揭壓力測試及最佳供款年期

按揭

廣告

首次置業人士想上車,早年「林鄭Plan」和陳茂波於2022年財政預算案公佈按揭保險進一步放寬(「波叔Plan」),讓價值千萬以上住宅可申請高成數按揭,以享高達9成按揭優惠及較低從價印花稅優惠。一直以來,首置名額非常珍貴,但真正定義是甚麼?按揭成數如何計算?買家稅務有甚麼優勢?

快速跳至:
按揭優惠
稅務優惠
按揭申請及開支
首次置業定義
首置三大優勢
按揭保險須知

首次置業懶人包

回到目錄

按揭優惠

根據最新的按揭保險措施,首次置業者購買價值1,000萬港元以下的現樓住宅單位,可獲得高達九成的按揭貸款。而對於價值介於1,000萬至1,125萬港元之間的物業,則可獲得八至九成的按揭貸款(貸款上限為900萬港元)。自2023年9月起實施的放寬按揭保險措施意味著,無論是購買現貨物業還是樓花,以及是否選擇全數付款或按揭支付,首置人士都有資格申請九成按揭貸款,即使物業價值為1,000萬港元。

2024最新:金管局宣布暫停壓力測試要求

自2月28日起,銀行不再要求對於新簽訂臨時買賣合約的物業交易,進行按息加2%的壓力測試。這意味著,從這天開始進行的物業交易將不再受到這項測試的影響。不過,申請人仍需要通過供款佔入息比率(DSR)才有可能獲得按揭批准。

甚麼是供款佔入息比率(DSR)?

供款佔入息比率(DSR)是銀行對申請人基本入息的要求。按照這項要求,每月總供款金額不得超過申請人入息的50%。舉例來說,如果月入為40,000港元,每月按揭供款不得超過20,000港元,以確保其符合相關要求。對於第二套房按揭或非自用物業按揭,供款佔入息比率上限被調整至40%。

《2024/25財政預算案》於公布後,引起了廣泛關注。根據該預算案,自2024年2月28日起,所有辣稅均將全面取消。這包括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和新住宅從價印花稅(NRSD)。對於擁有300萬港元或以下價值的物業的買家,無論是炒家、境外客、公司客還是非首置客,都只需支付100港元的印花稅。

經調整後買賣或轉讓住宅及非住宅物業須繳付的從價印花稅(第2標準稅率)稅階(包括特別寬減)

代價款額或價值 [以較高者為準] 稅率
不超過$3,000,000 $100
$3,000,001至$3,528,240 $100+超出$3,000,000的款額的10%
$3,528,241至$4,500,000 1.5%
$4,500,001至$4,935,480 $67,500+超出$4,500,000的款額的10%
$4,935,481至$6,000,000 2.25%
$6,000,001至$6,642,860 $135,000+超出$6,000,000的款額的10%
$6,642,861至$9,000,000 3.00%
$9,000,001至$10,080,000 $270,000+超出$9,000,000的款額的10%
$10,080,001至$20,000,000 3.75%
$20,000,001至$21,739,120 $750,000+超出$20,000,000的款額的10%
$21,739,121或以上 4.25%
按揭還款期 最長為30年,但銀行會根據「人齡」及「樓齡」而調整最終批出的年期。
H按 VS P按 除非個別房屋要求,由於現時拆息低企,九成以上置業人士選用H按供樓。
信貸紀錄 申請人的信貸紀錄必須良好,才能順利申請按揭。
選擇按揭計劃 要選擇最適合及最優惠的按揭計劃,最重要貨比三家。
估價 銀行會為物業進行估價,如果出現估價不足,按揭貸款額有機會受影響。

甚麼是首次置業?

在銀行或按證公司角度,首次置業是指未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不論是過去從未置業的人士,還是已經賣樓人士,或者曾經與其他人擁有物業但已經「甩名」,只要現時手上沒有住宅物業,也符合首次置業的定義。不過如果打算選擇居屋一類資助房屋,房委會等部門對首置定義會更會嚴謹。

有專家提醒,首置者除要預備首期資金外,亦須預留多一些金額去應付首期以外的開支。而銀行批核高成數按揭考慮眾多因素,另要增加個人借貸力、縮短供款期及節省利息開支,上車才不是夢。

真首置?假首置?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指,目前首置買家分兩類人士:

  • 第一類是從未擁有過物業,首次買樓而物業是作自住用途者,稱為「真首置」
  • 第二類是曾經與其他人士共同擁有物業,最後以近親轉讓或其他方法甩名,而回復首置身分,銀行也當為首置人士,惟實際上為「假首置」

回到目錄

首次置業三大優勢

曹德明提及,兩類首置買家在購買物業時,均享有三大優勢。首先,可買物業種類較多,除買私樓外,亦可考慮參與居屋、白居二巿場。其次,金管局對按揭成數有限制,而首置人士自住物業貸款,最高可申請90%按揭,僅須付一成首期便可上車。

假設所買的物業樓價為400萬元,理論上須付15%從價印花稅,即60萬元。惟首置而自住用途的買家,則僅須繳付樓價的2.25%印花稅(90,000元),慳稅達51萬元。買樓時未必一次過付清,就要向銀行借按揭貸款。一般可選用銀行同業拆息按揭(H按)或最優惠利率按揭(P按) 。「H按」是以銀行同業拆息(HIBOR)為計算利率的基礎,銀行提供的按揭計劃為「H + X厘」。

詳情可參考稅務局印花稅收費表

H按計算方法及好處

舉例說,以一個月HIBOR為2.22厘,以市場最抵的按揭計劃H+1.23厘計算,原H按為3.45厘。不過,由於H按息率有機會急速抽升,銀行通常設有「鎖息上限」作「封頂位」,故實際H按息率或只需2.375厘或2.475厘。而P按則為「P – X厘」,部分銀行提供的P按約2.625厘,申請人可享受超過1厘的息差優惠。

逾九成業主用H按

根據金融管理局的數據顯示,目前逾九成業主,選用H按計劃。曹德明指由於H按有封頂息率作保護,大部分買樓客敘造按揭時大多會選H按,以節省利息支出。「除非預期香港加息步伐加快,令H及P利率扯高,前幾年試過P rate飆高至8厘,H按封頂息率較P按高,選擇前者就不著數。」另外,在供款方式方面,可選定息、浮息按揭或定額供款。

定息按揭:

曹德明表示,現時銀行較少推定息計劃。定息按揭非全期定息,主要為貸款期首一至三年,其後便會變回浮息按揭。當巿場現利率上升週期,例如美國處加息週期,本港又跟隨,便有一半貸款人士會選擇定息計劃,以避過風險。惟一般定息期愈長,其利率也愈高,借貸人宜小心計算整體季利息支出。

浮息按揭:

現時大部分以浮息計劃為主,即隨息率改變,每月供款額不同。當處於低息環境時,選擇浮息計劃的好處,是利率下跌,每月繳付給借貸機構的利息會較少。

定額供款:

另外,首置又是固定收入人士,可跟銀行商討採取每月定額供款計劃,償還貸款。曹德明指,定額供款的好處,是每月供款有預算,銀行會在貸款人在申請按揭貸款時,以即日利息及貸款年期,去計算每月固定還款金額。但要留意的是,供款年期或不能用最長30年,只可選擇約25年期。因為當利息上升時,銀行可將供款期,由25年延長至30年期,下一步才調整供款額。

最佳供款期25年

現時本港最長供款年期上限是30年,雖然借到盡而拖長年期的槓桿較大,可令供款壓力減少。但曹德明認為,根據經絡按揭息率指數(MMI)顯示,過去本港處十年低息期,按息水平約2.65厘,預期未來數年亦在這低水平上落,故以按揭年期短較佳。

他指貸款人要做好風險管理,建議最佳供款年期為25年,因可自製「保險掣」。當貸款人未來遇到資金周轉不靈、想轉按或增加現金流作生活額外開支時,亦可向銀行提出延長供款期的要求。另部分資金較鬆動的業主,亦想提早供滿一層樓,然後再供多一層。

想提早供款期亦有辦法,可在銀行的罰息期(大部分為兩至三年)外,每隔幾年投放一筆資金還款,以避過罰息期內,須繳付的額外手續費。「只要儲夠一筆錢,便在罰息期外一筆過投入,達到即時扣減貸款本金的效果。即時慳利息,可令供款期縮短。本來要供25年,可能縮短供至20年已供完。」

回到目錄

首置買樓要付哪些費用

實際上,上車需要準備多少資金呢?

曹德明指出,敘造高成數按揭者,手上的現金流只能預備一筆首期仍不足夠。因為除了首期外,其他支出尚包括經紀佣金、印花稅、按揭保險費、律師費和雜費(見表二)等。以購買400萬元物業為例,除40萬元的一成首期外,另有約17.4萬元的按揭保險費,以及約14萬元的其他支出。

不過,曹德明說,按揭證券保險公司收取的按揭保險費,其實可向銀行借貸。以30年供款期造浮息按揭為例,一次付清保險費為佔貸款額的4.35%。此筆費用可計入按揭貸款內,部分銀行更提供折扣優惠,變相慳更多。

他提及,按揭保費亦可選擇毋須借貸,而採取每年支付保險費形式。「但因為要年年續保,供多三至四年貴過一次付清,所以好少人會用,故建議以一次付清的方式,較節省費用。」曹德明說。

首置基本開支(首期、按揭保險費、經紀佣金、印花稅、律師費、雜費)

首次置業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曹德明提醒,部分貸款人未必獲銀行批核按揭,除有破產紀錄外,最常見的小毛病,是忽略過往有信用卡、手機號碼轉台時的電訊服務商等的尾數未找清,因而會影響信貸評分。當清理好負債後,信貸狀況便會變好。曹德明建議,若計劃借樓按,可考慮申請按揭成功後才轉工;又或在返新工過了三個月試用期後,才申請樓按較穩定。

延伸閱讀:財政預算案2023|政黨倡派糖退稅 最高1萬元消費券 陳茂波露口風回應

延伸閱讀:消費券2023|派錢方案整合:領取條件、金額、時間表 議員稱月入5萬不准取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首次置業有什麼優勢?

首次置業有三大優勢,首先,可買物業種類較多,除買私樓外,亦可考慮參與居屋、白居二巿場。其次…詳情請看

在供款方式方面,那一個供款方法比較好?定息、浮息按揭或定額供款?

現時銀行較少推定息計劃,定息按揭非全期定息,主要為貸款期首一至三年,而浮息計劃就…詳情請看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