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振消費 刺激內需
你好!過去幾年政府都說要提振消費、刺激內需,但是好像沒有甚麼起息,最主要是甚麼原因呢?
讀者區先生
對內:是消費者的信心問題,經常聽見一個名詞叫消費降級。
近年香港的旅遊飲食零售表現疲弱,結業倒閉潮持續不斷,除了減少消費之外,消費的質素也在降級。以前好景的時候,可能你會吃過百元的午餐,現在就幾十元吃一個三餸飯,還要外賣自取。
消費降級,皆因消費者對前景沒有信心。尤其明顯是反映在高端消費、品牌消費上,如果經濟前景好,每個人對於自己的將來充滿信心,相信將來會賺到更多錢,消費的時候就會很疏爽。
相反,如果每個人都擔心將來,自然就會省吃省用,留多個錢傍身。
現在不是說創科帶動香港嗎?為甚麼擔心將來?宏觀面看或者是這樣,但是從微觀面看,人工智能(AI)、科技隨時會取代閣下的工作,相信連基層工作都有危機。
身家蒸發影響大
除了工作外,身家蒸發影響更大。
近年樓市股市債券表現不濟,資產價格不斷下跌,尤其是樓價的影響更大。對於很多中產、小資來說,物業是他們最大的投資,樓市持續下跌令到他們身家大蒸發,不少更變成為負資產。
加上利息高企,收入又大不如前,壓力就更大。因此要刺激內需,必須要令消費者重拾信心!
就業市場,需要有實際的短期的措施;投資市場,須令資產價格止跌回升。
就業市場方面,不能只空談將來空談理想,例如最新《財政預算案》,說了大半個小時還是說甚麼機械人,筆者絕對不是反對創科,只是創科轉型,一來未必成功;二來是很長遠的事。現在各行各業都在水深火熱之中,大部分香港人都要吃飯的吧!
投資市場方面,必須認真面對,資產價格下跌帶來的衝擊。尤其是樓市,住宅及工商舖都需要,因為這是銀行最重要的抵押品,若資產價格持續下跌,只會令信貸繼續緊縮,經濟迷失。
對外:離港消費。身邊很多朋友不是不願意消費,而是不願意在香港消費!
有閒錢、有假期的,總會想到日本、南韓血拼,不少年輕人幾乎每個月會去旅行。
沒有太多閒錢又沒有假期的,總會想着北上消費,工作天在香港省吃省用,假期就聯群結隊北上豪花。除了是因為香港人有喜歡外遊的基因外,最主要是因為這些地區,性價比確實比留港消費高。
其中最致命的,是所謂行之有效的聯繫匯率。港元要跟著美元走,明明經濟那麼差,應該要減息救市,無耐美元強勢,港元要跟著走強,令到港元兌日圓、人民幣持續上升,這樣只會令更多港人北上消費,更多遊客不願來港。
「脫鈎」是大事,筆者明白不能輕率,然而如果堅持過往的聯繫匯率,跟著美元走,是沒有出路的。掛鈎一籃子貸幣?抑或可以擴闊匯率上下限?必須要認真面對。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是多少?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大約…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
九龍區有哪些大型屋苑放盤呎價最低?
九龍區不少受歡迎的大型屋苑呎價對比上月都有回落…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