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倡「15分鐘生活圈」 市郊樓價大有前景 造就多倫多、英國樓市新生態|胡說樓市
撰文:胡說樓市| 圖片:iStock、胡說樓市圖片
香港爆發第四波疫情,新盤、二手銷售嘆慢板,本地樓市再進入半冰封狀態。早前雖曾一度傳出,政府或進一步放寬樓價1,000萬至2,000萬元住宅單位按揭成數,但最終未有成事;加上短期「撤辣」無望,令明年香港樓市更欠催化劑。不過,儘管港樓不明朗因素眾多,2020年香港住宅樓價表現卻仍堅挺,個別新盤銷情甚為暢旺。
但也有不少人放眼海外物業。一場世紀疫症令不少國家的生活及工作模式出現大變革,令網購及遠程工作大增;而居家工作(WFH)更成為未來一大趨勢。
以外國經驗, 不少巨企如Microsoft、Facebook、Amazon、Paypal及Shopify等已容許員工長遠在家工作。新工作模式勢必改寫樓市及城市規劃面貌,樓市焦點由以往群居集中於市中心(如商業中心區)、上班及裙帶置業模式,慢慢出現去「中心化」。
為何疫下多倫多樓價仍大升?
全球疫情衝擊下,經濟停擺,失業人數眾多,但根據萊坊的全球豪宅指數(The Prime Global Cities Index)於今年第三季仍升1.6%,北美城市中以多倫多升幅最勁,高達8.4%,全球排行第四位,升幅僅次於深圳。
不單如此,根據多倫多地產局(Toronto Regional Real Estate Board)數據,新一波疫情無阻多倫多樓市表現暢旺,11月當地物業平均成交價為955,615加元(約581萬港元),較去年同期的843,307加元,上升13.32%,交投增24.27%。
出現如此疫市奇葩,除了因為當地政府救助補貼外,按揭利率降至2%或以下,亦刺激大批置業人士進場。
另一大助力就是當地WFH盛行,「家+辦公室」二合一。由於疫情走勢反覆不定;加上WFH成為北美,包括多倫多在內的大企業慳錢妙計,市場對更大房屋需求殷切,令獨立屋價值大升,而附設泳池的房屋成交速度更快。其中仍以可設工作房間的獨立屋最受歡迎,換樓及買樓潮推高當地整體樓價。
其實過去十年,多倫多住宅樓價不斷攀升,已升破17年高位,而第三季豪宅價升幅更高於溫哥華。當地不少企業為了節省寫字樓租金及成本,有意將WFH恆常化,不少家庭考慮搬離大多市(大多倫多市)及downtown(市中心),以降低住房成本。
此舉令大多市以外尼加拉瓜及St.Catharines地區成為安大略省的投資熱點,有關地區屋價只需50萬加元以下(約300萬港元),遠低於大多市地區獨立屋或半獨立屋,動輒要逾100萬加元。
傳統智慧是愈近市中心的商業地區住宅的呎價會愈高,不過疫情令樓市生態轉變。集中於市中心或毗鄰市中心的分層單位(Condominium,下稱condo,即公寓),樓價開始受壓,由於condo供應更多,買家有更多選擇,故令近市中心condo平均樓價,於11月按年輕微下跌。
因此,有意當地置業或移民人士值得留意,即使分層單位銀碼較細,較易「上車」,但因供應較多及在WFH趨勢難逆轉下,似乎是空間較大的獨立屋或半獨立屋需求及保值能力更大。
英國樓價升勢屬強弩之末?
至於港人最愛英國樓市,近數月走勢亦強勁。英國Nationwide Building Society公布,繼英國10月樓價指數按年升5.8%,在11月再升6.5%,至平均價22.97萬英鎊,創2015年1月以來最大升幅,按月亦升0.9%。另一較準確計算(只計售後物業,但數字滯後兩個月),就是根據土地註冊UK House Price Index數據,9月英國樓價按年升4.7%;按月升1.7%。
其實,有兩大因素為短期英國樓價帶來支持,包括印花稅優惠(stamp duty holiday),以及疫情催生WFH需求,令樓市資金輪動。
英國政府今年7月出招救市,實行限時印花稅「減價」至2021年3月31日止;原先物業價格達12.5萬英鎊或以上,買家要繳交印花稅,在「大減價」措施下,徵收印花稅之門檻,將上調至50萬英鎊。
英國的物業交易,約有九成的房價低於50萬英鎊,這些交易將直接受惠於此項措施,令買家省下印花稅;至於50萬英鎊以上的物業交易亦受惠,買家最多可省回15,000英鎊印花稅,此招一出,8月樓價即現反彈。
所以有不少分析認為,英國樓價強勢是受印花稅,及政府派錢救助措施所支持;面對明年英國硬脫歐及疫後不明朗的影響,英國樓價明年有可能回軟。
另一個令英國樓價波動因素,就是WFH潮流,加快居民可選擇搬離倫敦,向M25(環繞倫敦公路)以外地區探索,以更低價值買更大的住屋,令倫敦市中心樓價受壓。據萊坊的全球豪宅指數,於今年第三季倫敦豪宅按年跌價4.5%。
去倫敦中心化?
今年6月,根據英國地產網站Rightmove數據,當地人大量搜尋有關市中心以外住屋資料,花園洋房及居家辦公室成熱門搜尋字;不管疫情對當地樓市影響多大,至少英國人已開始重新思考,如何及於何處生活與工作。
當地有調查顯示,家居辦公室對21%英國人而言是重要的,更多人願意居住在公司以外56里地方,較在疫情前只願住在公司23里以外的水平大大拉闊。
因疫情一石擊起千重浪,加速推行家居工作,現時倫敦已有56%員工,已在家全職工作,令倫敦市或接近市中心的居住需求大降。
另有研究指,雖然有41%受訪者認為倫敦仍是英國商業核心,但其他城市重要性亦漸見提升。
有18%英國人認為曼徹斯特(Manchester) 可能成為「新倫敦」;亦有13%英國人認為伯明翰(Birmingham)有望成為新中心。
曼徹斯特樓價升勢強
現時曼徹斯特的樓價只是倫敦樓價約三分之一,成為投資人的熱點,生活指數亦較倫敦低28%,令其成為宜居宜工作的新興國際城市。有研究指出,曼徹斯特於過去20年樓價升143%至平均18萬英鎊;而倫敦只升116%。
所以,WFH帶來去市中心化,令倫敦周邊城市樓價追落後。根據Nationwide研究指,近三成英國人考慮搬去更大花園洋房,亦有25%希望遠離城市繁囂。固此,有關趨勢發展下去,或多或少對倫敦住宅樓價帶來壓力,而投資收租回報亦會受壓。
15分鐘生活圈概念興起
飽受疫情之苦,不少歐美國家忍痛封城,當地居民方發現所住的社區,根本應付不少生活所需;加上WFH成新工作模式,此舉令巴黎市長Anne Hidalgo早已提出的15-minute city規劃概念,更受各國關注。
15-minute city規劃概念,就是提倡在15分鐘行程(包括步行、單車或駕車)可方便滿足生活大部分需要,一方面減少跨區駕駛氣體排放;另一方面,亦可紓解公路擠塞問題。
在去中心化後,假若社區規劃能引入更多雜貨店、藥房、學校、幼兒中心等生活配套,而工作場所亦在家附近的話,所創造的15分鐘生活圈,料能大大提升區內樓價潛力。
現時加拿大亦已透過政府及大學,研究將城市以外郊區落實15-minute city概念,以減少城市人口密集做成交通、污染問題。
其實,15-minute city概念不單運用於市郊,城市內設計亦滲入另一邊廂,倫敦同樣加入15-minute city行列,長線做到步行、踏單車範圍內滿足生活所需。
與此同時,英國亦計劃在未來25年,建造更多國家公園。根據Nationwide研究,位於國家公園內住宅可較其他地區享有20%溢價,所以,未來不一定位處市中心的住宅才值錢。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是多少?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大約…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
九龍區有哪些大型屋苑放盤呎價最低?
九龍區不少受歡迎的大型屋苑呎價對比上月都有回落…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