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儲大富翁|本港地產商首嚐「共同富裕」 新界大地主自動波配合公私營起樓?
撰文:胡說樓市|圖片:胡說樓市、iStock
「公私營合作」一詞,瞬間成為地產版及港聞版的熱門名詞,到底公私營合作過往的成效如何?
北京視高樓價為社會不穩原因
另外,有分析指出,內地正積極促進「共同富裕」下,本港地產商可能也需順勢配合,也有分析認為,政策因素可能會成為本港樓市轉向的關鍵因素。
對香港人來說,高樓價已非新鮮事。香港已連續十年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據國際房屋組織Demographia最新調查,香港樓價對收入比率為20.7倍——意味港人不吃不喝20.7年,才能負擔起一個住宅單位,遠超排名第二加拿大溫哥華的13倍,冠絕全球。
調查提到,若果樓價對收入比率超過5.1倍,已經屬於「嚴重負擔不起」評級,然而,香港早在2011年,有關比率已達11.4倍。
本港的高樓價問題突然觸動北京神經,據消息指,是因為部分中國官員和官媒責怪香港地產商,未能阻止2019年的社會運動,認為高樓價是這些社會抗議活動的根源;而特區政府目前希望透過公私營合作等方式,緩解土地短缺問題,這又是否可行的方式?
公私營合作早有先例
事實上,公私營合作並非新概念,香港早在幾十年前開始,已有不同類型的公私營合作項目,包括沙田第一城、黃埔花園、太古城等。
以沙田第一城為例,其原址為圓洲角一帶的沙田海海面。
上世紀70年代末,政府為發展沙田新市鎮,於該處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本港四大發展商組成的聯營公司投得工程。完成工程後,其中七成土地交還政府;其餘發展私人住宅項目。
天水圍合作模式惹非議
上述提及的項目被視為公私營項目的成功例子,然而,當中也有項目頗具爭議性,其中為人詬病的,例如整個天水圍新市鎮發展、數碼港等項目。
以天水圍為例,70年代,長實及華潤集團等組成的財團先在天水圍收購漁塘,然後向政府提議以公私營合作的方式,在天水圍興建新市鎮,並以撥出部分土地予政府建公屋作為誘因。
雖然有關建議最初被政府否決,但港英政府在1982年轉軚,出資購入財團土地之餘,同時把天水圍南部分土地,不經投標過程直接售回予財團,發展成今日的嘉湖山莊。
天水圍南餘下土地用作公屋、公共設施等;天水圍北則列為土地儲備,後來建成多座公屋和居屋,以及濕地公園。
在天水圍的公私合營項目中,政府與發展商簽下私人備忘協議,規定政府建築物內商業項目不能威脅私人商業設施,藉此長期控制天水圍地區的經濟發展,及後公營街市的建設更因此備受阻撓,對居民的影響延至今日。
近年公私營發展又如何?
近年公私營合作模式,包括港人首次置業計劃、發展商捐地以興建過渡性房屋計劃、土地共享先導計劃等。
2019年9月,新世界率先宣布捐出300萬平方呎農地建公屋及社會房屋,其後恒基地產、會德豐及新鴻基地產亦先後捐出農地,興建過渡性房屋。林鄭月娥此前透露,現有15,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一半以上土地來自地產商無償借地。
至於為期三年的土地共享計劃,申請反應則未見太熱烈。該計劃讓已擁有土地的發展商,在規劃時把最少七成樓面面積興建公營房屋;其餘三成用於發展私營房屋,發展商可以公眾利益為由,改變土地用途及發展。
計劃截至現在共收到三宗申請,包括大埔露輝路及汀角路、元朗蠔洲路和大埔社山路及林錦公路,共涉及約12,250個公營房屋及5,600個私營房屋單位和輔助設施。
有分析認為,若發展商不肯配合特區政府,北京當局可能會示意香港政府利用嚴厲法律手段收回土地,而且收地賠償的數目不是地產商說了算。
事實上,特區政府也曾明言,有需要時會利用土地收回條例,收回發展商手中的私人土地建屋。目前市場普遍預計,政府未來將加大力度收回土地的力度,從農地轉換緩解土地供應緊張。
恒地乃農地大業主
至於哪個發展商擁有最多農地?恒地在業績報告中,直認是全港擁有最多新界土地發展商。
截至今年6月底,恒地有約4,460萬平方呎(414.3公頃)新界土地,其中138萬平方呎位於粉嶺北及古洞北新發展區;640萬平方呎位於洪水橋新發展區。
新世界發展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集團的新界農地應佔土地總面積達1,637萬平方呎,其中近七成(1,130.6萬平方呎)位於元朗、13%位於北區(218.4萬平方呎);其餘分布沙田、大埔及西貢。
而另一本地龍頭發展商新地,截至今年6月底止,在港的土地儲備達57,90萬平方呎,但未有直接交代新界土地儲備面積。
摩根士丹利及摩根大通估計, 新地擁有約3,100萬平方呎農地,數字僅次恒地。
而長實年報同樣未有直接交代新界土地儲備面積,但大行估計長實有1,000萬平方呎,則為四大發展商中最少。
不過,未待政府出手,已經有地產商自發行動。
自北京向地產商施壓的傳聞一出,新世界隨即宣布成立房社企「新世界建好生活」,冀結合商界及民間力量,以創新思維解決困擾香港多年的住屋問題,由新世界行政總裁鄭志剛擔任主席,並設諮詢委員會,成員包括地政總署前署長劉勵超、經濟學者莊太量、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等。
本港土地短缺的問題困擾政府多時,當局希望透過公私營合作,或發展商的幫助,加快釋放土地建屋,實在無可口非。
但值得留意的是,不少公私營合作項目此前曾被批評為官商勾結,未來當局如何拿捏恰當力度,以平衡各方利益?相信都考起特區政府的政治智慧與手腕。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是多少?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大約…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
九龍區有哪些大型屋苑放盤呎價最低?
九龍區不少受歡迎的大型屋苑呎價對比上月都有回落…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