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card

香港經濟|萬事達卡經濟研究所:經濟短期仍有挑戰 倡政府出手恢復勞動力參與率

時事

廣告

萬事達卡經濟研究所(Mastercard Economics Institute)預計,2025年香港經濟增長將由去年的2.5%,輕微放緩至2.2%。研究所認為,在聯繫匯率制度下,香港持續受高息環境及港元強勢影響,對零售、旅遊及房地產行業構成壓力。作為與內地貿易密切的經濟體,香港亦可能因美國潛在加徵關稅而受波及。

零售業低迷 旅遊消費力未復舊

零售業方面,萬事達卡經濟研究所認為,短期仍充滿挑戰,據政府統計處數據,去年總零售銷售額按年跌7.3%,較2018年水平低22%,主因是港人北上消費增加及網購趨勢上升。

旅遊業方面,萬事達卡經濟研究所指出,據香港旅發局數據顯示,雖然去年訪港旅客人次按年增31%至4,450萬人次,但仍較2018年低31%。期間入境旅遊收入增長10%,惟每位旅客平均消費由2023年的4,154港元,跌20%至3,333港元,部分由於內地客逗留時間縮短及購物意欲下降所致。
Mastercard香港及澳門董事總經理陳一芳表示,公司去年積極採取措施支持本地餐飲及零售行業,如與LUBUDS集團合作,為本地市民及訪港旅客推出多項禮遇,旨在促進餐飲與零售消費的協同效應。她強調,這類支持措施將持續推行,並會透過提供消費者洞察數據,協助企業深入了解消費者行為的轉變,從而靈活調整商業策略,應對市場挑戰。

萬事達卡經濟研究所指出,香港正積極吸引全球旅客並深化與內地融合。首屆「全球金融及產業峰會」將於2025年登場,促進內地與全球企業在港聯繫,推動上市及結算。此外,北京贈送的一對大熊貓已成旅遊亮點,連同渣打馬拉松、亞洲金融論壇及七人欖球賽等活動,料進一步刺激「熊貓經濟」及旅遊業。

勞動參與率下降 影響消費需求

萬事達卡經濟研究所認為,疫情後人口結構變化拖累香港經濟。去年在職港人較2018-19年度減少約26.9萬人,勞動參與率跌4個百分點至57%。研究所指出,提升勞動參與率是刺激本地消費的關鍵,若參與率由57%回升至61%,私人消費可望增長近11%,建議政府應鼓勵更多人投入勞動力市場,並推出相關政策以恢復香港的勞動力參與率,同時應協助新移民融入本地生活。

地產投資收縮 財政政策續擴張

萬事達卡經濟研究所指出,去年第四季固定資產投資按年跌0.9%,為2023年第三季以來首次收縮,主因房地產投資放緩。雖然去年第四季在建單位數量減少9,000個,但市場預期美國減息或推遲,相信貨幣寬鬆對樓市的提振作用恐延後。

財政方面,雖然2024-25年度GDP赤字收窄1.3個百分點至4.8%,但2025-26年度政府仍維持擴張政策,料財政開支增9%至GDP的24%,資本開支將增加29%,重點推動北部都會區等項目。不過,在Deepseek R1模型發布帶動下,相信可改善香港的投資氣氛。

融合內地與全球 旅遊經濟添動力

萬事達卡經濟研究所指出,香港正積極吸引全球旅客並深化與內地融合。首屆「全球金融及產業峰會」將於2025年登場,促進內地與全球企業在港聯繫,推動上市及結算。此外,北京贈送的一對大熊貓已成旅遊亮點,進一步刺激「熊貓經濟」,連同渣打馬拉松、亞洲金融論壇及七人欖球賽等活動,相信將吸引大量遊客。

萬事達卡亞洲首席經濟學家David Mann表示:「中國內地和香港正面對不同但相關的經濟壓力和利好因素,雙方都應保持審慎樂觀態度。很多中國內地企業已採取減輕風險措施,而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亦有助持續推動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