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 主導注資 全國兩會2024

財政部主導注資:四大內銀A股集資5200億元人民幣

時事

廣告

四大國有銀行公布定增計劃

2025年3月30日,中國銀行(601988.SH)、中國建設銀行(601939.SH)、交通銀行(601328.SH)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601658.SH)在上交所發布公告,披露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總計募資約5200億元人民幣。此次發行旨在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與抗風險能力。具體募資規模如下:

  • 中國銀行:不超過1650億元
  • 建設銀行:不超過1050億元
  • 交通銀行:不超過1200億元
  • 郵儲銀行:不超過1300億元

財政部角色:認購5000億元主導注資

公告顯示,財政部作為戰略投資者,擬認購約5000億元,佔總募資規模96%以上,凸顯其主導地位。資金來源為2025年初政府工作報告中承諾的5000億元特別國債,標志著政策落地。此舉延續去年9月提出的銀行資本補充計劃,旨在通過特別主權債券為國有大行注入關鍵資金。

發行細節:溢價發行提升資本實力

四家銀行新股發行價格較3月28日上海收盤價溢價8.8%至21.5%,扣除發行費用後,資金將全數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溢價發行反映市場對銀行穩定性與政策支持的信心,也避免稀釋現有股東權益。此前,四大行2024年淨利合計超7500億元,股價自2022年底漲幅介於12%至74%,顯示基本面穩健。

核心資料列表

項目 詳情
公告日期 2025年3月30日
總募資規模 5200億元人民幣
財政部認購 約5000億元(佔比96%)
發行價格 較3月28日收盤價溢價8.8%-21.5%
資金用途 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政策背景 5000億元特別國債計劃(2025年初政府工作報告)

市場與政策意義

此次注資旨在強化銀行資本充足率,支持信貸擴張與經濟復甦。中國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為5%,需銀行體系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緩解房地產低迷與消費疲軟壓力。財政部主導發行避免市場資金分流,顯示政府對金融穩定的高度重視。然而,銀行淨利潤率處歷史低位,注資能否有效提振貸款能力仍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