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 美前財長

對等關稅︳美前財長薩默斯:將類似石油危機 推高物價增加失業

時事

廣告

背景:特朗普全面加徵對等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2025年4月2日在白宮宣布「對等關稅計劃」,對所有貿易夥伴徵收關稅,基準稅率為10%,並對特定國家加徵更高稅率:中國34%(累計54%)、歐盟20%、日本24%、韓國25%、台灣32%、越南46%、柬埔寨49%,汽車進口關稅則為25%。基準關稅於4月5日生效,特定關稅於4月9日生效,汽車關稅已於4月3日實施。特朗普稱此舉旨在縮減貿易赤字並保護國內製造業,但政策引發市場動盪與專家質疑。

薩默斯警告:石油危機式供應衝擊

美國前財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在接受彭博社訪問時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將對經濟造成類似石油危機的「供應衝擊」,削弱美國生產力,推高物價並增加失業。他指出,關稅是典型的供給側衝擊,類似油價飆升、地震或乾旱,會直接推高進口商品價格,隨後引發連鎖反應,包括就業減少與投資下降。薩默斯強調,這種衝擊讓聯儲局陷入兩難:加息抗通脹可能引發衰退,降息則可能加劇物價上漲。

經濟影響:物價上漲與競爭力下降

薩默斯引用特朗普首任期(2018-2019)關稅政策的研究,指出關稅幾乎以「1美元對1美元」的比例推高美國消費者價格。例如,2018年對洗衣機加徵50%關稅,導致價格上漲12%,消費者年均多付15億美元。此次關稅規模更大,影響超6000億美元進口商品,2024年美國CPI已達3.8%,關稅可能再推高1.5-2%。
他以鋼鐵與鋁關稅為例,批評特朗普政策提高相關行業成本,削弱美國製造業競爭力。2024年美國鋼鐵價格已較全球均價高20%,汽車製造商如通用與福特成本上升,利潤率從2023年的7.5%降至2024年的6.2%,影響全球市場競爭力。

衰退風險:經濟前景悲觀

薩默斯早前在社交平台X發文,稱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已接近50%,較其數月前預測(約30%)更悲觀。他認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及其不確定性對經濟有雙重負面影響:一是直接推高成本與通脹,二是政策不確定性抑制企業投資與消費信心。2024年美國資本支出按年跌3.5%,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從2024年初的114降至3月的108,顯示市場情緒低迷。
薩默斯警告,關稅可能使聯儲局貨幣政策更難操作。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4月1日表示,若通脹因關稅加速,可能被迫提前加息,但當前基準利率已達5.25-5.5%,加息空間有限,衰退風險加劇。

外交與安全影響:盟友關係緊張

薩默斯指出,關稅政策不僅帶來經濟衝擊,還影響外交關係與國家安全。美國傳統盟友如日本(24%)、韓國(25%)與歐盟(20%)均被徵收高關稅,可能促使這些國家與中國走近。3月30日,中日韓在首爾舉行經濟對話,尋求聯合應對,顯示盟友的不滿。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稱,關稅可能使中國領導人以美國為經濟失敗的「替罪羊」,進一步拉近與美盟友的距離,影響地緣政治格局。

市場反應:避險情緒升溫

關稅宣布後,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美國股市4月2日下跌,標普500期貨跌3.4%,納斯達克100期貨跌4.2%,道指期貨跌2.3%。資金撤出股市,流入避險資產,1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至3.85%,日圓兌美元升值1.2%,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381點至7.3345。科技與消費品板塊領跌,蘋果跌7.5%,沃爾瑪跌4.8%,反映市場對供應鏈成本上升的擔憂。

分析與質疑:政策效果存疑

特朗普聲稱關稅可縮減貿易赤字並振興製造業,但歷史數據顯示效果有限。2018-2019年關稅雖減少對華逆差(從4190億美元降至3450億美元),但使美國GDP下降0.2%,就業損失14.2萬個。此次關稅覆蓋更廣,影響超1.4萬億美元進口,短期內將推高物價與企業成本,長期可能加速供應鏈轉向印度與東南亞,但美國逆差未必顯著縮減(2024年總逆差9184億美元)。
薩默斯批評,特朗普政策「倒行逆施」,關稅成本主要由美國消費者承擔,特別是汽車與鋼鐵等關鍵行業。汽車關稅(25%)或使每輛車價格上漲4000-10000美元,低收入家庭受影響最大。彭博經濟學家預測,2025年美國GDP增長或從2.2%降至1.8%,若報復性關稅升級,衰退風險將進一步加劇。

展望: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

特朗普關稅政策短期內將推高美國通脹與失業,長期可能重塑全球供應鏈,但也可能引發更大範圍貿易戰。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預測,關稅戰或使2027年全球GDP下降0.6%(約7630億美元),美國GDP降幅達2.7%。聯儲局需在抗通脹與防衰退間尋求平衡,市場將密切關注本週ISM服務業與非農數據,若顯示疲軟,可能加劇衰退預期。地緣政治與政策不確定性將持續影響投資與消費,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已下調,OECD估計2026年增速或從2024年的3.2%降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