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年輕醫生集體辭職職場危機
廣告
韓國年輕醫生群體辭職事件近日引發廣泛關注,這些醫生歷經多年努力終成為專業人士,然而為何會選擇集體離職?主要原因涉及收入不平等、醫療糾紛頻發以及醫美行業對人才的爭奪。
醫生薪酬與工作壓力
儘管韓國醫生的薪資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中名列前茅,但實習與住院醫生的起薪卻顯得微薄,工作時數長達93小時卻只有約2萬港元的月收入,環境惡劣。根據本港的招聘網站顯示,「譚仔姐姐」的店長或副店長的人工亦可高達2萬港元。值得留意的是,一個韓國人要成為醫生,需要經歷大學2年通識教育,以及4年的醫學教育,然後參加醫師執照考試,接著是1年實習期、4年的住院醫生及2年的專科培訓,即總計13年才能成為一名專科醫生。
濫訴問題亦圍繞醫療業界多時,同時令醫生這個職業的成本及風險增加。分析指,由於韓國國民健康保險的財政激勵措施不當,導致醫療訴訟風險居高不下,令心胸外科、急診、婦科、兒科等較高風險領域的專科醫生極為短缺。
專業風險與醫美挑戰
醫療訴訟的高風險和龐大補償額令專科醫生嚴重短缺,加上醫美行業高薪的吸引力,導致醫療人才流失,專業醫生面臨的職場壓力與挑戰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