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3 資料圖片

Web 3.0如何改變世界

投資

廣告

上週筆者談及香港Web 3.0大有可為,假如好好把握機會,快速相應,有機會再次成為內地市場和世界接軌的關鍵樞紐之一。受限於技術和監管,Web 3.0目前伴隨著大量的欺詐和「龐氏騙局」玩法,相當多的項目只是空中樓閣,缺乏真正的生產力和貢獻。

不過,這不應該成為產業投資和布局的阻礙。
相反,亂世出英雄,香港只有大膽嘗試,並能走通部分路徑和方向,才能夠先拔頭籌。
須知道股票市場直至今日,依然有不少妖股和莊家盤,但也不能否認,股票對行業乃至社會發展的貢獻。
科技大學副校長汪揚分享了一個觀點,在很多行業,貢獻者的利潤分配機制,其實存在改善空間。
例如Meta Platforms(美股代號:META)用戶上傳和創作了大量內容,吸引不同用戶瀏覽,Facebook因而獲得廣告商青睞,並賺取收入。
然而,這些廣告收益和內容創作者並沒有關係。即使提供了激勵政策的YouTube,對於瀏覽視頻(增加人氣和觀看廣告)的用戶,也不能享受相對應的獎勵。

有利資源重新分配

換一個角度,讀者爬山和健身,看似並不會產生太大價值,但運動促進健康本身,可以減輕社會醫療資源的投入,同時降低醫療保險理賠的概率,對政府和保險公司是有價值的。
對於企業而言,員工愈健康,也可以減少請病假停工的成本;精神愈好、工作效率愈高,同樣可以為企業得益。
上述的價值思考,在傳統的金融和商業體系下,很難實現重新利益分配。
假若用傳統思維,讀者每天運動半小時想減少部分稅,保費可以降低,甚至公司會加少少人工,統計起來需要大量的行政費用。
由於個人私隱原因導致數據不能互通,每間機構需要單獨統計,花費的資源隨時較獎勵的更多。

但在Web 3.0模式下,用戶數據可以分布式儲存並加密,其統計可以透過去中心化貨幣或積分量化,更具備可交易可轉讓的屬性,資源重新分配並非不可以實現。
近期也有不少聲音體積RWA(Real World Asset)的概念,簡單理解,是將更多真實世界的資產區塊鏈化(上鏈)。
例如房地產,目前香港買樓動則上千萬元,不夠首期(或供款)的市民,在樓價上升時,只能望著樓價無可奈何。
假若1,000個投資者一起買一套,則只需要每人10,000元,享受到租金或樓價上升的升幅(或虧損)。
在傳統金融體系下,投資者只能選擇買交易所買賣基金(ETF)。

姑且不談行政費等成本,散戶投資者無法決定投資哪個項目,其價格波動,往往受資金和非資產價格本身決定(領展房產基金(00823)市賬率只有0.51倍)。
透過Web 3.0技術,用戶可以用非常低廉的成本購買,透過公平的投票,決定放租/放售,甚至業主大會決議。
同樣的模式,可以套用在的士牌/藝術品及紅酒等有價值的資產當中。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林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