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油價

Tesla又跌 電動車是人類的過客 學者:不可能取代汽油車 取代石油另有其物

美股

廣告

雖然全球近件吹起環保風,但受疫情、戰爭的影響,導致石油價格持續高企。究竟高油價是否是短期事件?將來電動車時代又會否大幅減低油價?國際知名的石油學者、高級石油工程師鄺社源擁有全球石油勘探開發經驗,他認為油價今次可能是一去不返。

「石油價格很有可能,從此不再跌破每桶100元以下。」

鄺社源指出,在他40年石油行業的生涯中,經歷過三至四次油價的上落,每次油價當經歷過一次重大升幅,基本上就很少會落下去,而他認為,今次的石油很可能已踏上了另一個台階。

「原因是人類的文化仍然是非常依賴化石燃料,世界上很多政客說要2030年要用電取代石油,我覺得很好笑,這只是政客拉票的說話,我不認為做得到。」

無法擺脫石油需求

鄺社源認為,一般人誤以為電能可短時間取代石油,因為忽略了以下的事實:

  1. 現在全世界大部分以天然氣發電,而天然氣正是由石油過來。
  2. 儲電的鋰電池,需要用上很多稀有金屬,但這些金屬在全球的儲量並不多,沒法支持人類全面轉為用電,根本沒有可能製造出可以支持全面用電,所需的電池數量。
  3. 即使世界上有足夠的稀有金屬,但開採稀有金屬十分污染環境,需要用很多水洗,如果人類全面用電取代石油,環境會很污染。而開探所用到的重型機器,一般都消耗汽油。
  4. 很多運送重物的交通工具較難用電力發動,例如用柴油汽油的貨櫃車、卡車需要很大的動力。

因為電能的力量、爆炸力不足以拖拉逾百噸貨物。

雖然現在陸續出現電動巴士、電動貨車,但其實是不夠成熟,「走平路未必有問題,但如果穿洲過省、上山、上斜路則未必夠力。」

鄺社源指,人類不但擺脫不到石油之餘,而且對其依賴相信會日益嚴重。

原因是一方面人口增加。他提到每分鐘全球增加逾萬人,如今已增至80億至90億的人口。

另外是社會發展。例如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開始湧現中產階級,對化工製品,例如塑膠、建材、原料,甚至是化妝品、染髮劑等的日用品的需求,亦是與日俱增。

「我與行家曾經計過數,光是生產一部手提電腦,計及生產的原材料、運輸工具的汽油,已經要用上四桶石油。」

但是,正因為市場認為,2030年就可以擺脫石油,漸漸肯投資在石油行業的資金就愈來愈少,尤其油田的回報期動輒要八至十年,行業得不到投資,變相產量就變少。

加上過去兩、三年的疫情,經濟停頓讓石油使用量大減,石油油價大跌,投資資金立即抽走。

油井關閉,多間公司進行裁員,最重要是人才流失了,人才走了,大部分沒有重投石油業,一些人退休;一些人轉行了。

現在世界陸續恢復石油供應,石油使用量上升,但石油公司的人才所剩無幾,「我認識很多行家現在日日加班,似乎很難在短期內,恢復疫情前的生產力。」

再者,通脹的情況亦使賣油的人希望提價出售,石油油價上升又會推高物價,陷入惡性循環。

反而,他認為俄烏戰爭只是催化劑,不是油價上升的主要因素。

「俄羅斯每日產出1,000萬桶石油,本土用上了一半;其餘有一半賣給亞洲,另一半賣給歐洲。如今歐洲不用俄羅斯石油,變相影響的只有200萬至300萬桶石油,實質上只是全球使用量一億桶的2%至3%,這個數量的缺少,可以讓中東國家,例如伊朗、利比亞,甚至是加拿大的出產彌補。」

當然,現在的太陽能、風能與及可再生能源陸續出現,不少希望以此取代石油,但鄺社源提醒,目前所有可再生能源,加起來的總發電量不到使用量的1%。

足本分析石油走勢

取代石油另有其物

他認為地球上的石化燃料確實有限,100年後人類的主要能源相信不再是石油,但上述的可再生能源,甚至是電動車,他認為只會佔人類文明一個短暫的時光,未來真正主宰世界能源的,他認為是氫能。

氫(Hydrogen,化學符號為H)是一種化學元素,是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化學物質,在數量上可說是取之不盡。

不過在地球,氫元素不會單獨存在,大部分的氫都以分子的形態存在,比如水(H2O)和其他有機化合物等,都會找到氫。

因此,我們可從水中,把氫、氧電解出來,換言之,只要把氫和氧結合,就能形成水,以及發電。

而比較重要的是,氫的特性與石油相似,首先是能量高,力量具爆炸力,而且亦可用作生產化工產品,同時亦可以與石油一樣,可以氣化、液化,甚至可以納米技術將之固化,因此有一定的可攜帶性。

目前生產氫的方法有三種,分別是綠氫、藍氫、灰氫(見圖表二),當中以灰氫的成本最低,環境污染最大;綠氫就是最有持續性,但礙於種種的技術問題未解決。

tesla 油價

他認為,因為仍未大規模使用,因此目前還未能看到氫能經濟效益;加上運輸及貯存的技術仍在研究。

他估計,整體開發時間起碼需要50年至一世紀,才會全面技術成熟及各方配合,「就好像從前人們發現石油後,50年才出現汽車及加油站、100年後才有石油發電。」鄺社源教授說。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