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inhood投資價值初探︳洪龍荃專欄
Robinhood的增長邏輯非常簡單,就是致力不斷降低交易門檻、簡易開戶、簡化產品易用性。
拓展可交易的品類,股票、期貨、期權、基金及信用卡等;拓展可發展的地域,目標做全球業務。
最後一點,就是學習互聯網公司的網絡飛輪效應,確保領先後可以持續領先。
筆者公司最近觀看了其CEO於2024年11月的一個訪問,主持人問及Robinhood,如何能夠成為一家價值1,000億美元的公司。

長線思維重要性
他認為主要依賴兩個重點。
第一是在活躍交易領域成為第一位;第二是服務好千禧世代和Z世代的客戶,未來的財富是會逐步轉移至他們的手上,而現時公司擁有的這個群體客戶比例,是其他公司加起來的總和。
在未來五年只要做好霸佔他們心智的工作,生意的空間是巨大的。
同時,他展現了「長線思維」,舉出了兩個耳熟能詳的例子,譬如一開始亞馬遜(Amazon,美股代號:AMZN)規模遠少於eBay(美股代號:EBAY),
利潤低得多,但是卻大舉投資倉庫和物流。
上述看似愚蠢的行為,實際是為將來超越eBay作出的超前投資。
另外一家是輝達(Nvidia,美股代號:NVDA),當年大部分科技公司均是以軟件服務為中心,但是他們一直堅持投資在硬件芯片上,然後在數十年後,因為人工智能(AI)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風口,一下子公司的業績便爆發了。
他認為,有時候投資要看五年後、十年後的事,預先布局,未來才有可能跑出成為領導者。
盈利週期屬性很難完全避免
互聯網券商的生意模式其實是要比大部分想像中要好,只要管理優秀,同時做好用戶體驗,控制好每個新客戶的獲客成本,將客戶流失率維持在較低的水平,其實利潤是非常不錯的。
當然,盈利的週期屬性是很難完全避免,始終交易頻率和利潤會受到市況影響,但是拉長一點去看,並不影響其成長屬性。
Robinhood面向全球,筆者認為對比傳統券商有很大的優勢,發展的空間遠比挑戰大,筆者會比喻為新時代的盈透證券(美股代號:IBKR),值得長期關注。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