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 Money準備迎接 未來4年數字資產契機(二)︳張英華專欄
從2025年開始,傳統金融機構,無論是虛擬資產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相關服務商,或是傳統零售券商都紛紛考慮進行數字資產交易。愈來愈多的投資人、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及家族辦公室等,也開始積極考慮透過合規渠道配置數字資產。
但這些機構要進入數位資產領域並非易事,最大的痛點在於使用時間和成本。相比傳統的金融產品,數字資產的去中心化特性和技術複雜性,使機構需要更多時間去建構及完成系統整合、風險管理和合規框架。
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
當中要建構一套符合監管要求的合規體系(尤其是KYC和AML框架)尤其費時,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技術和財務資源,更要針對加密資產快速發展的市場動態和配合不斷變化的合規要求。高昂的時間和成本消耗,往往是機構進軍數字資產市場的主要障礙。
因此,如果有一套解決方案能夠幫助金融機構快速對接合框架和工具,並為客戶提供合規、安全的數位資產交易服務滿足實物的投資需求,就能為這些機構打開接入數位資產市場的大門。
以香港目前的合規交易所OSL為例,其對外提供的合規綜合解決方案就包括針對資產和交易的嚴格審查、完善的KYC和AML體系、私鑰分層管理的資產安全機制等,可以大幅降低機構進軍數位資產的比重。
在傳統資產中,股票、債券和黃金等在金融市場中擁有較高的流動性,但其交易普遍週期長、跨境操作複雜,以及透明度不足。而藝術品、房地產等非標準化資產,則長期面臨相對較低的流動性和交易效率等挑戰。
資產代幣化不僅能夠提升流動性,還能大幅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效率。貝萊德的首席執行官Larry Fink就曾指,金融資產代幣化將是未來發展的下一步,它不僅能夠有效預防非法活動,更重要的是可以立即實現大幅降低股票和債券的結算成本。
根據 RWA 研究平台 RWA.xyz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RWA總市場體量已超過130億美元。而貝萊德的預測更預期,到2030年代幣化資產的市值將達至10萬億美元,意味著未來7年的潛在成長空間或高達75倍以上。
雖然企業和金融機構看到了資產代幣化的潛力,但要將傳統資產轉化為鏈上代幣,在流通性、法律合規性以及技術安全性等方面要面對不少挑戰。
這些機構可以考慮聘用持牌的數字資產平台為他們提供及支援創新的底層基礎設施,進行RWA代幣化,透過合規,安全和透明的技術架構以把資產引入鏈上,徹底釋放其流動性。
下一回筆者將會拆解入場數字資產另外兩個痛點和需求「托管/OTC服務」和「PayFi服務」。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