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儲存先行者 NextEra Energy未來可期|投資有道
撰文:卡比|圖片:新傳媒資料室、NextEra Energy網站圖片
美國最大風力發電生產商
NextEra起源可追溯至1925年,Florida Power & Light Company(FPL)成立,當年發電量70兆瓦,為76,000人口的社區供電。1950年,FPL於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1966年客戶數目已增加至100萬戶。上世紀70年代,公司開始拓展潔淨能源,於科羅拉多州興建首個核能發電廠,為日後逐步退出燃煤發電市場做好準備。踏入90年代,其發電廠的炭排放量比同業低出七成,成為美國最潔淨能源企業,同期於俄勒岡州設立風電場,進軍另一再生能源領域。
為切合發展方向及業務不再限於科羅拉多州,2010年正式易名NextEra Energy,並為美國最大風力發電及太陽能電力生產商。NextEra旗下分支包括NextEra Energy Resources、Florida Power & Light、Gulf Power Company、NextEra Energy Partners及NextEraEnergy Services,截至去年底發電量達24,500兆瓦,服務客戶超過550萬戶。美國的電力公司過往都會依賴尖峰負載電廠(Peaker Power Plant),以應付電力需求高峰期,由於設施運作成本高昂,故只在高需求時才會運作。
NextEra是最早一批電力公司,致力發展能源儲存業務,目標以取代尖峰負載電廠。事實上,依靠風力、水力以至太陽等天然能量轉化為電能,往往要看天做人;一旦天工不做美,便要回歸基本用燃煤發電。不過,當天時配合之際,又有機會出現產能過剩;故此要避免浪費,最佳的方法便是具成本效益地將電能儲蓄起來。NextEra早年便於PJM地區(賓夕凡尼亞州、新澤西州及馬里蘭州),以及加州和亞利桑拿州,投資1億美元發展能源儲存。其部署供電時間可達四小時,一方面在電力需求高峰時提供穩定供電,並可節省長距離或跨州的輸電需求,降低輸電成本。
今年初再與波特蘭通用電氣(美股代號:POR)合作,建設美國規模最大的風電及光電儲存項目。項目名稱Wheatridge,裝機容量為300兆瓦風力發電、50兆瓦光伏發電和30兆瓦儲能系統,預計到2021年投入運作。行業研究機構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發表2019年新能源展望報告(New Energy Outlook 2019),預測到2050年,全球燃煤發電的比重由目前37%,大幅降至12%,主因過往依賴煤炭發電的內地及印度亦將加強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至於利用石油資源發電將幾乎全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可再生能源,預計風力發電及太陽能發電的佔比,會由目前7%,顯著提升至48%;水力發電、天然氣,以至核能發電則維持現時相若佔比。
報告又預測,未來投資在發電設備的金額達11.5兆美元,當中8.4兆美元會投放在風力發電及太陽能發電。要令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光發亮,能源儲存系統絕不可缺;即使在沒有風力及太陽的時間,透過能源儲存仍能提供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近十年來,儲能經濟概念已成為能源行業研發的重點領域,除支持可再生能源整合,更重要是降低電網系統成本,令電價長期保持穩定。環球資源研究機構Wood Mackenzie指出,雖然能源儲存市場仍在發展初階,但潛力絕對不容忽視,主因儲電成本正不斷下降。
低息對NextEra十分有利
電力公司利用鋰離子電池儲存能源的平均成本,由2015年的每兆瓦時543美元,降至去年251美元,降速正隨著技術提升加快。預期美國能源儲存設施會由去年的12億瓦時,急升至2024年的158億瓦時,佔總發電量達34%。NextEra截至6月底止第二季收入好過市場預期,達49.7億美元,按年增長22.3%;經營溢利17.47億美元,增加52.4%。期內純利按年增長58%,至12.34億元,相當於每股攤薄盈利2.56美元。
撇除非經常性因素,調整後純利11.33億美元,上升14.5%,相當於調整後每股攤薄盈利2.35美元,市場原先估計為2.31美元。管理層展望,全年調整後每股攤薄盈利增幅可達預期上限,先前預測為增長介乎6%至8%;而未來兩年增速可保持6%至8%。摩根士丹利認為,NextEra一直以來在可再生能源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尤其風力發電及太陽能發電,市佔率是同業之冠,資本回報更長期表現亮麗。
另外,以現時經濟環境,可預期未來利率將長期低企,投資市場似乎仍未察覺低息對NextEra十分有利。該行認為NextEra將受惠減息及可再生能源兩大趨勢,故維持「增持」評級,目標價由207美元上調至234美元。巴克萊同樣看好NextEra,認為盈利增長前景吸引;不過,該股近一年以來,走勢已大幅跑贏同業。按現時的風險回報來衡量,該行將NextEra投資評級由「增持」降至「持有」,目標價維持218美元。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