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E期銅持續走強順勢追
特朗普於近日簽署行政命令,旨在提升國內礦產生產能力。
他表示,美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但因為聯邦監管過於嚴格,導致國內礦業發展受限。該行政命令將優先推動銅、鈾、鉀肥和黃金等礦產的開發,這對美國銅礦業來說是一大利好,因為目前該行業難以與監管較寬鬆的國家競爭。
美國對銅進口增關稅
投資網站《Investing News》報道,特朗普下令對銅進口的國家安全影響展開調查,市場擔憂美國可能對銅徵收25%關稅,類似於對鋁和鋼鐵的關稅政策。
這導致企業爭相搶購銅,以在關稅生效前確保供應,推動銅價上漲。
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與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價差超過每噸1,200美元,創下新高。
倘美國對銅進口徵收25%關稅,分析師預測兩者價差,可能進一步擴大至每噸2,000美元。
科斯塔斯•賓塔斯(Kostas Bintas)曾是大宗商品貿易商托克集團(Trafigura Group)的銅部門負責人,現在帶領能源交易公司摩科瑞能源集團(Mercuria Energy Group)進軍金屬市場,他預測銅價或較當前價格再有三成漲幅,並創下歷史新高。
賓塔斯表示,隨著大量銅被流向美國,全球其他地方,尤其是中國這一主要消費國,將面臨銅短缺的危險。
賓塔斯指出,儘管美國尚未對銅進口徵收廣泛關稅,但美國國內銅價,已較全球其他地區高出每噸1,400美元,這為貿易商創造了巨大的獲利空間,促使他們將每一噸多餘的銅運往美國。
根據貿易公司摩科瑞能源集團(Mercuria)的估計,目前約50萬噸銅正運往美國,而正常的月均進口量僅約70,000噸。
Mercuria預測,2025年全球銅市供給缺口為32萬噸;再加上大量庫存被轉移至美國,可能導致其他國家銅資源緊張。
Mercuria本身有85,000至90,000噸銅正在運往美國,據稱一些貿易商已經將原本計劃發往亞洲客戶的貨物,重新定向到美國。
賓塔斯指出,隨著銅庫存的轉移,中國的銅市場將面臨銅資源短缺的情況。
目標價10,501美元
中國的買家(佔全球需求的一半以上)將不得不與美國市場競爭;同時,通常從美國流向其他國家的廢銅流量也幾乎乾涸。
當然,若貿易戰引發的全球經濟放緩真實發生,對銅價的上漲預測可能會受到影響。
除了貿易政策影響外,全球銅市場還面臨更廣泛的供應挑戰。目前,銅冶煉費用降至歷史低點,使得部分冶煉廠難以維持盈利。
由於內地的冶煉產能過剩,市場供應過量,導致銅冶煉業務面臨嚴峻壓力。
建議投資者可於10,054美元購LME 3個月期銅,目標價10,501美元;止蝕9,770美元。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