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howspeed 來港洗版 資料圖片

IShowSpeed來港洗版 一場直播引爆啟示︳封面故事

投資

廣告

在剛過去的清明節長假期間,社交媒體幾乎被同一個名字「洗版」——IShowSpeed(中國網民暱稱:「甲亢哥」)。這位來自美國、年僅20歲的超級網紅,在YouTube擁有超過3,800萬名「粉絲」,近期來到香港開直播,短短一天行程,卻在網上引發巨大關注。他身邊有八位保鏢跟隨,在香港乘坐電車、前往銅鑼灣「打小人」,所到之處引來大批年輕「粉絲」圍觀,成為全城熱話。

IShowSpeed在2016已設立YouTube頻道,起初並未受到太多關注,直到疫情期間,大家留在家中,他的直播頻道才逐漸吸引新一代目光。他以誇張反應、極高情緒張力走紅,相關片段甚至被改編為Memes,逐漸在YouTube與TikTok累積人氣。

ishowspeed 來港洗版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香港行惹爭議

2022年他展開「邊旅行邊直播」,採用「亂來」風格,隨心挑戰各種任務,強烈的即興與不可預測性,成功吸引全球大量年輕觀眾。
2024年,他獲得「全球最佳直播主」的獎項,創下同時100萬人觀看的紀錄。到2025年「粉絲」數目已逼近4,000萬人。
IShowSpeed在香港的直播安排,卻引來不少批評。有聲音認為行程混亂,在乘坐交通工具期間造成擁擠,「粉絲」追車衝出馬路,引發安全疑慮;更有意見指出,此行缺乏本地文化特色,直播內容反而可能讓香港「扣分」。
相比之下,他在中國重慶的直播則獲得一致好評。在當地網紅「中國特朗普」陪同下,他走入街頭,展現濃厚民間生活氣息。中國官媒稱讚該直播,認為直播方式打破外媒長期對華偏見。

Comercio Partners投資研究主管Ifeanyi Ubah博士指出,中國正渴望吸引海外旅客,而IShowSpeed的熱度,可能會將國際好奇心轉化為實際旅遊收入。
「每位遊客都是一張行走的經濟刺激券,將現金灌入酒店、街頭小販與紀念品店」,一旦這種效應持續放大,將推動新一波經濟增長。
Ifeanyi Ubah提到,IShowSpeed的直播中,從喝元氣森林、和機械人共舞,到試駕小米集團(01810)旗下汽車SU7 Ultra,他稱為中國品牌帶來巨大曝光紅利,將這些產品展示給全球觀眾。
他的「粉絲」年輕、消費力高,品牌只需一次曝光,就有可能引發一波跟風效應。這類「網紅行銷」,可謂效果威力驚人。

ishowspeed 來港洗版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直播為何吸引年輕人

AnyMind香港營運總監錢鵬表示,IShowSpeed成功之道,在於他善用YouTube Shorts與TikTok等短視頻平台的演算法,結合Viral content吸引大量受眾。「他的內容具有跨文化吸引力,這是他能夠快速崛起的關鍵。」
資深廣告人Rudi Leung指出:「任何網絡現象的背後,往往都反映當代的文化風向。」他分析,IShowSpeed的直播節奏快、情緒張力強、語言直白,甚至帶有「無filter」的即興感,正中
TikTok世代的內容品味。
「基本上,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幾乎都可以即時被截圖、剪輯、Memes化。他不是在表演,而是為演算法而生的真人騷。」

《100毛》藝人東方昇亦指出,IShowSpeed的觀眾群以年輕人為主,而年輕觀眾傾向喜歡吸睛、具話題性的表演形式。「直播的吸引力在於其『不可預測性』,觀眾永遠無法預計下一秒會發生甚麼事情。」
而在短片內容飽和的今天,很多影片套路早已被觀眾熟知,反而降低了吸引力。「但直播不同,只要再加上吸睛、甚至略帶誇張的元素,它就有更強的不可預測性。坦白說,即使是我這個年紀,也會被這種高刺激性的內容所吸引。」
東方昇又提到,年輕創作者不像成年人那樣顧慮太多道德規範,反而在即興表演時更能揮灑自如,不會過度考慮「這樣做可不可以」、「那樣做妥不妥」,這也是他們風格大膽、內容創新的原因之一。

IShowSpeed在TikTok爆紅,雖然香港人較少在該平台直接觀看他的直播或影片,但這並不代表他在香港的影響力有限。事實上,很多TikTok上的熱門片段,早已被二次轉載到Instagram、YouTube Shorts甚至Facebook等平台,讓不少香港人即使沒有安裝TikTok,也能輕易接觸到這些內容。
東方昇指出:「你問我香港不睇TikTok是否等於香港人沒有睇到
TikTok的內容呢?我覺得絕對並非如此。」
他補充,不少香港創作者其實會「抄橋」,「香港人沒有看TikTok,會覺得『嘩,呢樣嘢好正』,其實根本不是原創,只不過是抄了TikTok內容。」

香港內容創作者挑戰

Rudi Leung則指出,TikTok已是形成一套全球通行的內容語言——節奏感、情緒共鳴與創意傳達,有時甚至無需要語言翻譯。
「但這也逼使香港創作者更早面對一個重要命題:你創作的內容,是想打本地市場,還是全球舞台?」他提醒,若想衝出本地市場,必須思考如何創造「跨文化的感染力」。
錢鵬則認為,儘管TikTok在香港滲透率不高,但這並不限制香港創作者的曝光機會。他指出:「平台的選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內容是否具有普世吸引力。香港內容創作者應該專注於創造高質量、具差異化的內容,同時靈活適應不同平台的特性,才可實現長遠穩定的成長。」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Audio Player
“疫情下自僱人士收入大減 零概念投資新手應先儲蓄學投資知識|龔成”